标签:
路西法效应津巴多人性试验杂谈 |
分类: 杂谈 |
人们常说,善恶往往在一念之间。那么,当人的念头在善恶之间转动时,是什么力量给予了这决定性的一推?且看下面这个故事。
1971年一个夏日周末的上午,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市警车呼啸,警笛嘶鸣,当地警方煞有介事地执行了一个大规模逮捕行动:警察们按照名单逐一敲开被捕者的家门,宣布指控罪名、搜身、戴上手铐,告知宪法赋予被拘捕者的个人权利,然后带走。
这一天,在斯坦福校园社区,共有9名大学生在警察的这次行动中被收押。在监狱迎接他们的,是由另外15名大学生充任的狱警。“狱警”们身穿卡其布制服,戴着墨镜,随身携带的警棍、哨子和手铐,显示出他们在监狱所拥有的绝对权利。
在狱警们挥舞着警棍,装模作样的严厉指令和监督下,9名囚犯一一交出所有私人财物,脱光衣服撒除虱粉,换上一身宽松的囚服,囚服前后印着他们的编号。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中,他们不再拥有各自的名字,只被唤作某某号囚犯。
这是42年前发生在斯坦福大学里的一次社会心理学实验,实验监狱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所在的乔登大楼地下室,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创意和主持。帕洛阿尔托是一所大学城,有六万多居民,由于拥有斯坦福大学和众多的高科技公司,而被称为硅谷中心。
42年前的那次实验,有上百名大学生看到报纸广告前来应征,他们接受了多项心理学测试和深度面谈,其中24名志愿者被最后选中,测试结果显示他们都是守法的、情绪稳定的、身体健康的正常普通人,心理的各个向度都在平均值附近,普遍代表着中产阶级家庭里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
研究人员把这些选出来的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让他们在真实的监狱场景里扮演狱警和囚犯角色。在实验前,这两组普通大学生没有系统性的差异,但在实验中他们不再一样,9名“囚犯”将终日呆在监狱里,15名“狱卒”则三班倒。
实验结束42年后,津巴多在《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一书中,将这个研究的完整故事写了出来,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其中更多细节。
实验开始时,狱警们要求所有囚犯完全遵守由他们指定的许多规则,比如休息时间必须保持安静、囚犯之间只能用识别号码称呼彼此、犯人必须称呼狱警是“狱警先生”、每次去厕所只能呆5分钟且间隔必须在一个小时以上、犯人在任何地方见到狱警都必须起立站好……如果违反的话,就会失去包括阅读、写信、与其中囚犯说话等等在内的某些权利。
随着实验的进行,后来,只要有一点点反抗,囚犯就会被剥夺进食、睡眠、清洗或被摊贩的权利。虽然狱警们被事先告知监狱里不能出现体罚,但狱警们还是想出了许多“不触犯规则”的手段来惩罚那些不听话的囚犯:数小时内不停地做俯卧撑、跳跃或是报数,徒手清洗厕所,在囚犯做俯卧撑时坐在他们身上,将囚犯长时间赤裸着单独监禁,甚至对囚犯进行侮辱人格的性羞辱……
一个人为什么会做坏事,会害别人?如果把一个好人放进一个坏地方,这个人究竟是能够战胜环境,还是让环境影响他?通常的看法是,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在禀性:遗传基因、性格特质和道德修养,以及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可在这项后来被称作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著名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津巴多教授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在某种强大的社会情境中,人的本性会出现戏剧性变化。通过这个实验,人们看到,当情境力量加诸于一个人时,好人会突然变身成狱卒般邪恶的加害者,或如囚犯般病态的消极被害者。
那些扮演狱警的学生,在原来的生活中本来是些反对暴力的好孩子,但在监狱中却富有攻击性,甚至暴虐成性。而那些扮演囚犯的学生,原来心理都非常稳定,可是在这所监狱里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不正常行为:他们被动地屈从于命运,面对不公对待听之任之。津巴多写道:模拟监狱情境的力量,在狱警和囚犯心中,都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现实,一个功能完备的真实监狱。
由于这一情境太有力,太具破坏性,研究者不得不在模拟监狱刚刚开始六天,就中止了这项本该实施两周的实验。
这个实验启发我们捐弃“善良自我”能够打倒“恶劣情境”的简单化观念,使人们意识到,在善恶之间,并没有一道穿不透的藩篱。邪恶不仅仅会是“他们”,也可能会是“我们”。
因此,追求我们想要的幸福生活,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只靠道德说教和个人良知是不够的,还必须努力改善我们所处社会的制度环境。从这里所讨论问题的角度看,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其实就是对人性的最好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