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这大那大召开,老百姓总能收获一大堆诱人的承诺、美好希望和光辉前景,但没几个人会把这些东西真当回事,也没人认真追究以前那些承诺兑现了几个,听得多了,也就麻木了,这耳朵进,那耳朵出,只当过耳风。即便有那么一两个人不是识时务,给个棒槌当针认,追究几下,问责几声,喊两嗓子,没人搭腔,也就自取没趣地沉默了。
这是网络出现之前的事。
现在网络特别是微博普及,以前散落在各地的喊声,通过网络聚集起来,扩散出去,此起彼伏,风生云起地,竟然弄成了一道风景,成了不能忽视的民意。
在这种舆论环境下,审慎许诺,努力践行,不说空话大话,就成了当政者一个明智地选择。
“践”字初意指的是“履之著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脚踏实地,从这个本意引申出“行”“往”“登”以及“履行”等词义。所以“践行”是个同义复合词,两个动词叠加,强调的是两个动作的相关性以及连续性。有了承诺、许诺,就要兑现,这是“履行”的意思;嘴上说过了,计划制定了,要求提出了,口号喊出去了,就要具体落实,这就是“实行”的意思。
践行,本来不过是人类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的再自然不过的日常事情,在我们这里成了需要讨论的主题,这是为什么呢?
俗话说,认识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人们期待的不是他说了什么,而是他做了什么。这属于常识问题。但在当下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截然相反的情景,大话空话谎话盛行,虽然常常听到看到有人发誓赌咒要给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但这些好事实事却始终躲在讲稿里文件上,就是不愿意落到地上,“干打雷不下雨”“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能否践行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社会所普遍面临的尖锐矛盾和困境。
天津那位捡破烂帮助贫困学生的老汉为什么会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尊敬?为什么人们宁愿同情和接受范美忠那样的“真小人”,而把那些夸夸其谈,大唱道德高调,却没有实际行动的人称作“伪君子”,加以摒弃?
人们强调践行,其实很多时候是在辩难,意思是说,你别说得那么好,你先做给我看看。这是由生活中的各种口号或高调造成的——空洞的口号、道德高调、社会理想的高调——之所以称之为高调,是因为不可能落实,不可能实行,空泛的议论,空洞的要求,大而无当的计划,虚幻的承诺。
也正是因此,人们才对新上任的习总发表的平实朴素的就职演说,给予了那么多的赞许。
强调践行,不是要求人们一定要去做什么,而是说,你说了的就要做到,承诺的事情就应努力去兑现,活得真实,不虚伪。一旦开口,就意味着要负起相应的责任,言行一致,不说空话、大话,否则就成了欺骗和说谎,就会失去人们对你的信任,或被视为只说不练的天桥把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