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帮助了他,就是感谢了我
(2012-07-16 08:28:00)
标签:
感恩报恩观费希精神知恩图报杂谈 |
分类: 散文 |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987年,32岁的周君只身漂洋过海到美国肯塔基求学,遇到一位名叫费希的老人,认领周君为他们家的“临时成员”,从费希一家那里,孤旅中的周君得到了家人一般的温暖和关照。半年后,周君转到另一个州继续学业,临别时到费希家中辞行,周君还记得那是个大雪天,他动情地对费希说:“你们一家与我素昧平生,却对我这么好,我们中国人是有恩不报非君子,但我不知该如何回报您的恩情。”费希说:“别这么说,人总有遇到困难的时候,相信今后你也会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那时你能够帮助他,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了。”
25年后,我与周君相遇在曲阜师大招待所,听他讲这个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周君说,他从小就被告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费希老人的话让周君接触到一种不同的感恩观。
分手一年后,周君得知78岁的费希老人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当他搭乘飞机赶来时,老人已在弥留之际,从那只微微抬起的手,周君知道老人认出了自己。他单膝跪在病床前,双手握住老人伸出的那只手,说,我赶来是想告诉你,您的那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之路。
周君说,遇到费希之前,许多中国人身上的那些毛病,比如说谎、虚伪、自卑、怯懦、自以为是、逃避责任……他几乎都有。刚到美国不久,在学校遇到一次献血活动,他谎称“我们的传统文化对此有禁忌”,拒绝参加。
费希老人的那句话,让他深刻体会到何为人类之间最本质的关系。这里不再是“施恩”与“报恩”的一对一关系,而是像接力赛,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着爱。他开始反省自己。费希精神从此照亮了他的人生之路。此后,只要有机会,他都秉承费希精神,尽其所能帮助别人。
周君对我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让他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
当大女儿出生时,周君为她取了一个跟费希太太相同的名字,以纪念费希夫妇的义行。周君说,我并不富裕,我一家住的房子至今还只有20% 属于自己,每月都要向银行缴纳房贷的本金和利息。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以费希的名字,设立了一个专门帮助大陆失学青少年的助学金。
从周君那里得知,在美国,还有许多像他这样的人。周君认识的一对从大陆过去的老年夫妇,他们在美国的生活很窘迫,甚至要靠年近古稀的老夫人到别人家里当保姆来维持生活。但周君亲眼看见,他们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对大陆贫困学生捐助者的名单里。
几年前,周君曾接到一个电话,是当年一位在周君们的帮助下获得自由偷渡客打来的,他对周君说:今天是我在美国获得自由10周年的纪念日,我去献了血,以此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但是真正改变我人生的,还是费希和您之间发生的的故事,是费希先生那句话——“人总有遇到困难的时候,相信今后你也会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那时你能够帮助他,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了。”(刘亚伟)
(原载于2012年7月16日《齐鲁晚报、青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