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亚伟:在毕孝立长篇小说《海选》首发式上的发言

(2009-09-23 10:28:41)
标签:

首发式

海选

毕孝立

马兵

张丽军

房伟

蔡世连

李钧

翟文铖

文化

分类: 书评

         刘亚伟:在毕孝立长篇小说《海选》首发式上的发言

   

    博主注9月12日,我应邀与山大文学院的马兵教授、山师大文学院的张丽军、房伟教授一起回到我的故乡,参加我的朋友毕孝立的长篇小说《海选》的首发式暨研讨会,同时到会的还有曲师大我的大师兄蔡世连教授、还有曲师大文学院的李钧教授、翟文铖博士,他们都有精彩的发言,让我受到很大启发,受益多多。这里贴出我的即席发言。

 

刘亚伟:在毕孝立长篇小说《海选》首发式上的发言

   

    这部小说我是用了两天时间,中间几乎没放下,一口气读完的,这本身就说明它的艺术力量很大。期间,有一位香港作家吴正来我家,他翻看了这部书的开头,他问我:“这个人是第一次写么?”他说:“不简单,第一次写文笔就这么成熟。”我为曲阜在这个年代能产生这么一部作品感到高兴和骄傲,为孔子故里的文学事业后继有人感到欣慰。

    理解这部作品,看出这部作品的意义,我以为应该注意到两个大的背景:一是我们国家当前正处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就像是一部巨大的抽水机,把人才、土地等各种资源不停地抽取到城市去。乡村现在是被人遗忘、不被关注、国家力量已经达不到的一个角落。二是从历史传统看,过去虽然没有“村民自治”这个提法,但在长期的历史社会发展中,中国广大乡村是依靠家族和乡绅这两方面的资源进行自治的,宗法秩序、伦理秩序、道德秩序,在农村是非常起作用的。1949年之后,国家对农村实行集体化改造,村上建党支部,村里干部先是由公社后来由乡镇政府直接任命,政府意志直接介入了农民的生活。地里种什么,种多大面积,甚至连什么时间耕作、施肥、打药治虫都是由公社发布命令,农民的生产自主权、生活自治权是没有的。直到1988年,万里委员长推动《农村村民组织法》的出台,才重新在农村开始试行农民自治选举制度。毕孝立先生的这部作品,写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村庄的农民在开始走上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当前社会上对农村的关注实在太少,所写的农村生活跟现实农村有很大差距。而这部作品描写的农村生活非常鲜活、丰富、厚实,是现在活跃在文坛上的大部分作家所做不到的,这些作家已经脱离了农村,他们笔下的农村,大多数是他们童年的农村,即便写到了当下的农村,也让人觉得不那么真切,离皮离肉,或者说,写的是是他们想象中的农村。他们有时也会到农村走一走,如同蜻蜓点水,而没有生活在农村的切实感受。孝立先生多年工作生活在农村,作为一名有心人,不仅一直保持着对农村生活的贴近观察,更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对现实问题,用自己的大脑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有这部优秀小说的诞生。作者直接把笔触深入到当下,描写当前农民生存状态、农村现状,的确是非常难得的。

    小说展开得非常好,一方面海选已经发出通知,另一方面上级要求限期完成高速公路绿化带的施工。这两个张家村目前的中心工作,看似没什么矛盾,其实是针锋相对的。海选正是要把权力交给农民,实行村民自治,而绿化带的施工却沿袭的是老一套的行政命令。小说一开始就把主人公刘建国置于这两股力量交织的旋涡中。在我国农村,像主人公刘建国这种直接面对农民的农村基层干部是非常不简单的。可以说,他们是共和国的基石。正是他们作了大量的工作,才使我们国家从农村源源不断地获得发展的资源。

    这部作品叙述也很有特点——从容不迫,这种叙述方式间接表达了作者一种平和安静的心态。布封说过:“大部分人都会把一个从容不迫的人当作自己人看待。”从容不迫的叙述方式对于这部小说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非常重要。一部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有赖于读者在阅读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对于作品的信赖,其中,从容的叙述和细节的真实对于这种信赖关系的形成至关重要,而这两点恰恰是这部小说的优势所在。

    我也是搞写作的,我知道写一部长篇小说意味着什么,我常对人说,写长篇小说,不仅仅是脑力劳动,还是一项劳动量极大的体力劳动。40几万字,塑造几十个人物,对于专业作家都是一项极为艰苦的劳作,何况孝立是一位在职的政府部门的主官。可以想见,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在热闹的官场里,孝立要耐得住多大的寂寞,付出的是怎样的毅力和耐力!

    祝贺孝立奉献给读者一部优秀的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