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亚伟:关于尊重的断想之二

(2009-01-06 09:02:14)
标签:

宾语

生态

伦理道德

利奥波德

刘亚伟

美国

杂谈

分类: 心灵的空间

                     刘亚伟:关于尊重的断想(二)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屈服于自然,敬畏自然和崇拜自然,为强有力的自然所支配。

    工业文明的兴起,尊重后面的宾语成了科学进步与技术革新,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飞速提高,主宰自然、奴役自然、支配自然、粗暴地干涉自然,无休止地对自然索取,人类似乎逐渐成了自然的主人。

    20世纪下半叶,能源和生态危机引发一些先哲们开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经过法国思想家施韦兹(A. Schweizer)、美国思想家利奥波德(A. Leopold)、澳大利亚哲学家辛格(P. Singer)、日本伦理学研究所丸山竹秋、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三氏(H. Rolston Ⅲ)等为代表的先驱者们努力,一种关于生态道德的基本理论体系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也相继提出,表明人们重新把自然作为尊重的宾语。

    生态道德和生态价值观强调了自然与人相等同的地位与权利,强调人在地球这样一个巨大的有机生态系统中,“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本身,应该尊重其他生命形式的价值和延续性,维护大自然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多样性,从开发利用自然转变到保护、保存自然,在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关系和伙伴关系。

    这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念,传统的伦理道德只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态道德的产生,将伦理道德的视野扩展到了自然,扩大了人的责任范围,为人类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尺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