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两天,回来看到许多朋友们的留言和点评,让我感动。
做这博客,纯粹是一种心情,一种和朋友们近距离诉说交流的渴望,不用借助报刊出版物,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且马上就可以说出去,不用等待别人的审查。在很久很久以来,我们哪曾享有过这种言说的自由?现在终于借助技术的进步获得了这么一点自由,哪能不好好珍惜和利用呢。
在一篇自我介绍的文字里,我曾说自己是一个经常耽于冥想状态的男人,常常是人在这里,心思却不知飘忽到哪里去了。比如昨天清晨,我在山东省西部美丽的古老而新兴的城市——聊城市的一家宾馆里被一阵浑厚悠长的钟声叫醒,我在心里默数着,当……当……的钟声一共响了六下,我知道现在是2007年1月27日清晨六点钟了。
于是,跟着这钟声,我的思绪又飘离了我的身体,我想起了新年零点的钟声。
零点的钟声敲响了,屏幕上五彩的气球飞升起来,彩条喷射出来,人们欢呼着、跳跃着,激动得相互拥抱,更激昂的音乐响起来了……
人类进入了新的一年,2007年。
在钟声敲响之前,是2006年,钟声敲响之后,就进入了2007年。
这是人类对时间的划分。
对时间加以划分有什么意义呢?
公元前,公元后;20世纪,21世纪……
我想,最初对人类的时间提出公元划分的人是极其聪明的,他只是在他所处的那个点打了一个记号,此前的时间倒数,此后的时间顺数,避开了不知人类零点在何处的尴尬和难题。但是我以为,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公元计时,只表明了人类对时间开始有记录,只是对人类从事日常各种活动提供了一种比较方便的计时方法。它不具备哲学上的意义,因为没有回答也没有试图对人类的零点起始于何处做一番探究。
人类的零点在哪里?至今没有肯定的令人信服的答案。
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认为宇宙开始于上帝之手;
中国神话认为开始于盘古的巨斧或者是女娲之手;
科学家们认为宇宙开始于一个奇点,此后,在地震火山电闪雷鸣中生命形成、进化……这也还是带有强烈的假说色彩。
也正是因此,我们说人类的意义还是不确定的。因为时间的零点决定着人类的意义。这也是人类一直在追问时间零点的原因所在。
作为一个个体生命,零点在哪里?
是在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挣脱而出之时,还是在精子冲破卵子壁膜的那一刹那?目前普遍使用的周岁法是前一种,中国传统的虚岁法属于后一种,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
还有一个零点,就是一个人死去之时。
零点到底在哪里?
是生之时,还是死之时,意义大不一样。
放在生之时,证明作为一个个体生命,你是无权选择自己的零点的;放在死之时,则证明了一个相反的结论。
纳博科夫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两片黑暗的永恒之间一道短暂的光的缝隙。
人们常说,生死是一条界线,光明与黑暗的界限。从这个意义上说,零点应该在死之时。
人生之后是一条生命,活泼的生命。
人死之后是什么?
我们看到的是灰烬或者腐烂,重归于地球上能量的循环。
人生之前又是什么?
按照科学地解释,是一些蛋白质、核酸之类的物质。
一个人在生之前是死的吗?
肯定不是。
未有生哪有死。
那么,这岂不是说,人在生死之间还有第三种状态存在?
一个人活着是什么?
不也是一些蛋白质、核酸之类的物质吗,可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一个生动美丽的生命。到底是什么让这些蛋白质成了一个生命呢?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是根据一种基因排序方式,这是真的吗?
这是生命最后的奥秘吗?
承认这一点,岂不是说,人类并没有什么零点,人的意义就存在于那种复杂的排列组合方式之中?听起来,似乎不再那么神圣,倒像是什么人在玩一种数字游戏。
人类数千年来所全力建造和维护的价值体系似乎很强大,很有力量,其实很脆弱,脆弱到不堪一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