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没有勇气选择面对现实生活的俗情,那么就让我们选择奇情吧。
1
在同杰相识之后的几年中,
我和子栋都在考虑我们应该怎么办。子栋说,他尊重我最后的选择。人,都是有尊严的,尽管子栋也同我谈过许多次,试图说服我接受他,但我的理论说服了他。现在,我偶尔还会在MSN、YAHOO通上遇见子栋,但我们都小心翼翼地不再谈情感,只言片语的一些问候。我们是在兑现自己的决定。我们都在压抑自己,这是必须的。否则会反复着过去,就没完没了了,大家都痛苦。尽管我现在内心还痛苦着,但我相信时间,时间会改变人的。我太明白现实生活是怎么回事了。我和子栋的爱情真的太美太精致,是本真的,纯粹的,如果进入生活,也许就完了。
2
我们既然无法逾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为爱而选择分开,也许是一种境界。我喜欢读李敖的书,李敖对性爱有一个很好的观点,他把人们的感情分为俗情和奇情两种。
李敖说:人间很多事,看起来完了,其实没完;看起来没完,其实常常完了……“奇情”是一种异乎“俗情”的表现方式……“奇情”论者的价值判断,是绝世的,是独立的,它对得失的衡量与鉴定,与“俗情”标准不同。“俗情”的标准是“尽”字,“奇情”标准却是“舍”字。“尽”是一切事情都随波逐流的做,做到胃口倒尽、感情用光、你烦死我、我烦死你为止,一切都“赶尽杀绝”的干法,不留余地,也不留余情。市井小民在男女情变或婚姻破裂时候,最容易犯缺乏节制的“尽”字,最后经常是和平开始、战争结束,“赶尽杀绝”,一切反目相向,丑八怪已极、不漂亮已极。这是“俗情”标准。相对的,“奇情”标准却高竿得多,因为它能“舍”。“舍”是一种智慧、达观、艺术、决断的结合,它的特色之一是常把“进行式”转变成“过去式”,它常在“俗情”标准的中点上,做为终点,在“看起来还没完”的节骨眼上,戛然而止,宣告完了。“舍”是速决,是早退,是慧剑斩情,是壮士断臂,是为而不有,是功而不居,是浓抹处淡妆,是无情处有情。
李敖的这段话我发给你,我想,既然没有勇气选择面对现实生活的俗情,那么就让我们选择奇情吧,因爱而分开,我想,这也是一种境界。
3
我一直告诫自己,要认真理性地对待现在的生活。在经历种种内心斗争后,
最终我选择了杰,而同子栋分手了。我们是因为爱才要分开。我怕同子栋走入婚姻,我害怕因为生活的琐碎,埋藏掉我们极致的阳春白雪似的爱情。也许今后我们不再有联系,但他那里我的东西,及我这里他的东西,都会被收藏着。
我告诉子栋,我对杰也还是有情感的,也许是一种亲情了吧,人是会受感动的,是会被影响的。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可以这样做,我一直很困惑。也许是我把感情和生活分得比较清楚,我有时非常的理性甚至是冷酷,对自己也这样。我相信,我会真正喜欢上杰的,如果没有一点喜欢,我是不可能与杰到现在,我们之间像是亲人,他对我非常关爱、呵护。
我需要生活的踏实与安全,我也许是现实的,尽管我的内心世界是很浪漫。我前半生历经了许多苦难和艰辛,现在这个年龄的我,需要平实、安全的生活。
可是,惋惜啊!!唉,真想痛快地痛哭一场。
与子栋的分开,我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啊!我花了许多许多时间与自己对话。一个理性的我,一个感性的我,在很长的时间里斗争着。
在我的我感觉里,子栋是浪漫的人,他非常引人注目,1.85的身高,很大气也帅气,个性张扬,非常潇洒,出门非常打眼,也许这些让我感觉不安全。但他并没有女朋友,尽管他招人喜欢。从我内心说,他的这些都是我喜欢的,可是我却没选择他,真是可悲啊,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了?!
我在他们俩个当中作了长时间的分析和考虑,但最后……
相比之下,我感觉杰更适合同我生活。
是我是没有工作没有保障的人,而子栋只是个拿工资的人,我的将来怎么办?这样的生活,就是再坚实的爱情,也会被残酷的现实生活磨灭的,我怕呀,我真的很怕。倒不如留份记忆在心中。
在深圳的这个地,人人都有危机感,紧迫感,竞争太大了,我感觉自己这个年龄已没有了锐气和竞争能力。我是理性的,实在的,这个年龄我,不能哪顾许多了。真的不能,我要对自己负责,生活是什么呀?,就是平平实实吧。
唉,我现在没有了过去的自信,真的没有了,我感觉我在落伍,心有了惰性,也许是这些年在家呆着的原因,现在我在试着找回来。
4
梦梦和子栋这两位恋人最后选择了“奇情”,也许他们是明智的,他们用这种方式保持两个人对精神欲望和纯粹情爱的想象:对方就是自己的另外一半,而不是到现实生活中去证实对方并非是自己的另一半。
那么,生活中是否有圆满的两情相爱?
纯粹的情爱想象的破损,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固执地要寻找两个完全相契的个体精神在爱欲中结合。然而,完全相契的个体在爱欲中结合几乎没有可能,这只能是一种情爱的美好想象。
如果有,那只能如同一个苹果的两半重新相合,可是,一个苹果被切成两半之后,早就不知被生命的无常抛到什么地方去了,相遇的机会几近于零。
(E时代的恋人絮语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