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尼采
1
早就想从容地写封信给你,这种感觉两天来更加强烈。可能是因为父母双双住院再一次引起对生活及生命的叹息与认识,也许是由于在网上结识你之后逐渐产生的愈来愈明显的倾诉的愿望,也也许是从你身上得到的那种我理想的女性所应当具备的,令我说不清楚的东西。总之兴奋,欢愉加上一点莫名的忧郁,这些就是近来我思想情绪基本状况,到目前为止,我还不想改变或者说从其中摆脱出来。
前晚通电话的时候,你曾提到过:在你的家中有一部大红色的钢琴,那是你引以为骄傲与自豪的,并且告诉我,有时你会弹奏它。
当晚及昨晚,我在睡梦中见到了这架红钢琴,醒来后的思想也被它萦绕着。我想,这是一架美丽的红钢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我心中梦梦的化身。
啊!红钢琴,我不知你经历了多少坎坷的颠沛流离,才静静地坐落在这里。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曾不上一次地奏响过你生命中的辉煌乐章。现在你静静地在这里,是在思索,还是在等待?红钢琴,你在等待乐手,还是在等待大师?抑或是准备把乐手培养成大师?我企盼着,红钢琴的召唤。
我不止一次地赞叹你的美丽,尽管你有些不安。我还要一万次,千万次地赞叹你的美丽。因为你已经成为我一种理想的化身,成为我心中的玫瑰和梦中的彩虹。
心中的玫瑰,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女人。我以为真正的美丽的女人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一架钢琴。需要好男人做为好琴师来弹奏。大师级的琴师如同美丽的女人一样珍贵。他应当既能弹奏女人的心曲,抚慰她的心灵,又能弹奏她的肉体,使她领略上天赋予人生本能的快乐。谁能说人们常说的“知音”二字没有蕴含着这样的意义呢?
说人生美好,是指一个人在可能的条件下凭借自身的综合条件从自然与社会中去获取精神与物质,灵与肉的享受。说人生痛苦,说的是天赋人权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甚至是扭曲。历史上的爱情悲剧无一不是由于这个因素演化而来。几千年有文明史以来人们又不顾世俗惩罚甘愿为爱情,情爱而奉献一切,无一不是以人类的天性向社会挑战的历史。
今天,我面对的红钢琴,一种乐师的职责能不涌上心头。
红钢琴,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珍贵与美丽?
(把恋爱中的男女双方,比作钢琴和乐师,这是一个新鲜的比喻,是恋人们在陷入热恋中的独特发现。也由此,他把自己从一个被动者转为一个主动者,由一个从容不迫的漫步者,一变而为脚步匆匆的追求者。)
2
我希望了解你的思想和内心世界,以及你对生活的认识。这是我们从相识到相知和相悦的递进过程中所必需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沟通。
信中你的认识和观点我非常赞同。
你把女人比作钢琴。是的,不同的女人是不同品牌的钢琴,就像不同的男人是不同等级的乐手一样。
每架钢琴和乐手都渴望自己所需的那一半,我也渴望懂得欣赏我的人,成为我的乐师。
然而,生活和命运往往会阴差阳错地安排他(她)们。使得好的钢琴和乐手永远地埋没了他们的潜质和天赋。上等级的钢琴和乐手要经历了多少次的炼狱和洗礼才能形成,要用多少次的泪水与追悔才能孕育出来,要经过多少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过滤出来,要经过多少次努力的克制和追求才能得到的。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
很多人一辈子也无法寻求到自己心目中所需的那一半,在无休止的思索,挣扎和等待中耗尽了生命。就算是在生人的旅途中不经意地出现了那一半,但也由于过去历史造成了的各种阻碍使得他们望而却步地擦肩而过了。只能让人生出更多的无奈和无助。
他们就像是悲剧中的英雄,充满了理想主义地呐喊,仅仅是一份挣扎,来显示自己的超凡脱俗。
唉!生活教会我们的只是如何学会妥协罢了。
原来一句“哪顾许多”只是相对而言,只是装饰自己个人主义的口号。
然而,我们就甘心情愿地彻底的妥协吗?
不!也许我们可以从传统的观念和认识中走出来,既去妥协生活本意上的生活模式,又能从灵魂和精神上去达成融合,这不是两全其美?但是,这种其美又怎不教人生出更多的遗憾和痛苦。
呐喊和挣扎是没有用的,但是也好过那些对生活麻木的人。最起码我们的灵魂觉悟和觉醒了。
“再说吧”,这是我在无法解答问题情况之下常用的口吻。也只能“再说”了,你认为呢?
祝你一切顺意,并且开心快乐!我想会的,因为你的心中有我在。 (E时代的恋人絮语之五)
备注:我在这里不想讲述过去那种老套的爱情故事(虽然我的写作仍然依托了现实中一对中年男女的网恋故事),因为现实中的爱情本来就不会构成故事(电影和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是作家和导演们为迎合人们的欣赏口味而精心结构起来的)。真实的爱情只能是一番感受、几段思绪、诸般情境,寄托在一片痴愚之中。本书在这里所展示80多个小专题,就是这样一个个情景片断。我会每天更新一个专题。
之所以选择这种写作方式,是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加入进来,把你们自身的体验写出来,接在你认为比较适合情景片断后面。成书出版的时候,我会选择一些连接上来的片断,连同你的署名,一起进入书中。这是我们之间的一个约定,在这里连接你的个人体验片断的朋友,将被视为同意了我们之间的这个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