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岁月留痕广渠门之雷震口

(2018-03-03 23:35:07)
标签:

转载

分类: 胡同文库

雷震口在广渠门内北边城墙与京山(奉)铁路之间,我和我哥哥在此上的小学。

去雷震口上学仿佛是去农村上学一样,不管是当年从东三条过白桥走北线,还是后来从卧佛寺经广渠门大街走南线,都要经过农田、菜地。城里头还有大面积农田,说起来还挺新鲜的呵。

57年我上小学,第一天报到是爷爷送我去的。因为开学前去面试时曾去过,加上以前玩耍时也走过,所以对那条道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不用爷爷送我照旧不会走丢的。不过爷爷送完我就走了,后来我想可能是爷爷上班顺道(爷爷在车辆段上班,顺铁路走就能到)而捎上我的吧。此后,上学再也没用家长接送过。

走北线,过白桥大街就是农田。沿农田旁的小路抵到铁路线,路基挺高的,要走一条沿路基的坡路到雷震口的铁路道口,然后再走一个大下坡,还要穿过农田,才能到学校。

走南线,顺广渠门大街过铁路道口。那时的广渠门大街是与铁路平交,铁路东西两侧都是大下坡,害得从东花市斜街到夕照寺的路也是大坡路,而且是急陡坡(3路公交司机开车真是不容易)。

我们那时上下学经常帮着推人力车过铁路道口,博得一声谢谢。

过道口就顺着铁路往北走,穿越道边杨树林间的菜地到学校。

在林间菜地那有一马拉井,井上安一提水装置,牲口像拉磨一样拉动一平放的直经2米左右的铸铁带拔齿圆盘,圆盘拔动垂直放置的直经1米左右同样带拔齿的圆盘,这小圆盘带动一根轴,轴上装有带水斗的链轮,牲口绕井作周圈运动,水就被带上来倾倒到水渠里。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或者过道口一直走到城墙跟,顺城墙往北走也到学校。路的西侧同样是大片的农田。

在小学我当了五年的班长,一直是全百分学生,是老师的骄傲,同学的崇拜偶像。

我的沈崇舜老师,从57年,把我们从一年级带到四年级,教完初小后不再当我们的班主任了。但我们和老师的联系一直到66年文革开始后老师因心脏病去世。以后老师爱人和孩子搬沈阳去了,就无法再联系了。

老师经常叫我们到她位于人民大会堂西边的石碑胡同的家去做客,这样,在人民大会堂、天安门、中山公园等都留下了我们和老师的合影。66年“五一”,我们二三十位同学又聚集老师家,后到中山公园照相。老师当着那么多的同学面说:“王××是老师的好学生,我要和他单独照一张”。说得我挺不好意思的,不过老师早就直言不讳地说过:“老师就是喜欢他,要不你们也给老师考出双百来”。

那次中山公园照相后,文革开始了,我们又被弄到山西大同去军训一个月,没来得及和老师联系,“8·18”和同学在天安门广场再见面时,听到的就是噩耗了。那张和老师的单独合影也就没了下落,成为我终身的遗憾。

我哥哥和我一样,也那小学的好学生。他的班主任也是位女老师,也非常喜欢他。他小学毕业,老师专门到家看望,并送他一本《铁道游击队的小队员们》。我们都从这里考进了重点中学。

我非常怀念那里,非常怀念我的老师,可惜是老师云鹤,校舍皆无,一切烟消云散。只有空空思绪时时缠绕心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