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席慕蓉诗散文画画母亲 |
分类: 闻香识书 |
席慕蓉的一本书。
应该是06年买的,和一堆育儿书籍放在一起,不知为何总未读完。也许是不起眼的书名和略显朴素的封皮吧,让我每次想找些什么育儿书看的时候总是忽略了它。现在新出的育儿书名总是起的比较夸张而又言过其实,好象不如此不足以引起人们的购买冲动。
说起席慕蓉,好象是比较遥远的名字,但恐怕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无人不晓吧。“七里香”“无怨的青春”那些诗或是散文,陪随着我们的成长和那些青春岁月,又如何能忘记呢。她的那些文字,平静,柔软,夹着偶尔的温暖和甜蜜,看她的诗,就像走在月华满溢的山径上,心静如水,风过无痕。还有她画的那些莲与荷,那样的纯美,生动,我想一个爱荷的人能更好的理解她的诗吧。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今生将不再见你
只为 再见的
已不是你
心中的你已不再现
再现的 只是些沧桑的
日月和流年”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
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无怨的青春》 ”
她的书在同学中传阅,等到我手上时,已是面目全非。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在黑暗的夜里一遍又一遍的诵读着。后来才知道她本是一个油画家,“与美同行”就是她以一个专来的油画工作者和同时也是母亲的口吻写的,将她在美学教育,美学理解方面与孩子的沟通和经历写下来。整本书有一种散文诗的韵味,文字很优美,道理很通透。对孩子关于美的理解和见识,并不是只有学了钢琴、学了绘画才可以获得。美在生活中,美在自然中,身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物都可以挖掘很多美的东西存在。让孩子带着平常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美更为难得。毕竟下一代中有多少真正从事美学相关的工作呢?
与美同行,与爱同行
“孩子们的幼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你可以在上面任意栽值世界上所有的花草,你也可以在原野上放一把野火,透过这团野火,孩子的世界会变得更多彩,更有生命力。孩子是你的,虽然他往后的岁月要靠他自己,但是,在这最初的几年,在他依偎在你身旁的这几年,他完全要靠你。靠你供给他所有的经验,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有关美的记忆。让我们来做他们的‘美的导师’。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我们先从最容易最直接的做起。就是:多带他们接近大自然。观察儿童画,我们可以发现,越年幼的孩子,对自然界的向往越大。他们作画的题材虽然以小我为中心,但是,每一张图上,总不会忘记加上一个太阳公公,一座山或者一朵小花。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创作的泉源,孩子们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幼年时一切的记忆都会深深的留在心中。观察四季的变换,观察树叶的色泽,观察花草的生长,甚至观察云的变化,这些都是可以培养幼儿观察力与感受力的最佳途径。
我们可以带儿童观察天空在晴、阴、雨时不同的颜色,稻子在刚插秧时的嫩绿与快收割时的金黄,海水的深蓝与碧绿。。。。。。
很多美学方面的学者都认为艺术家有些先天与人不同的禀赋,这种禀赋并非人人可以求得,应该承认,它是上天的一种宠遇。不过,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我们虽无法求得宠遇,却可以籍培养后天的兴趣来弥补这种遗憾。也就是说,就算我们的孩子不能在成人之后成为一个很伟大的画家,我们却可以让他在一生之中都具有很好的艺术修养,以享受做为一个欣赏者的乐趣。
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之间,给了孩子很多的暗示。对幼儿画画这件事,原来不应该有这些烦恼。假如每个母亲都能了解,她的孩子在这个年龄,画图只是游戏的一种,无所谓画得好或画得不好话,事情就简单得多快乐得多了。可惜的是,能这么想得开的母亲并不多,于是,幼儿的生活中就平添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扰。孩子一开始拿笔,母亲就紧盯着他的成绩,孩子若偶尔心血来潮,多画了几张,母亲就到处打听有没有训练学前儿童绘画的美术班。当然,我们不一定认为他画得很好,不过,他至少必须要经邻居的孩子画得好。假如送去老师家学画,我们也希望老师能多指导他一定,假如老师有一次大大地称赞了另外一个小朋友,我们虽然不会生气,不过我们也不会太愉快。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虽然没有说什么,不过,孩子也沉默下来了。我绝不是反对孩子去上绘画班,我只是反对父母送了子女去上绘画班以后就希望孩子能在班上得了画图第一或者在学校里得了画图第一。“艺术”这一种东西本来就不太能论斤论两地称分量排名次,更何况小小年龄的“儿童画”。说实在,十岁以前的孩子的作品,假如是他高高兴兴、自由自在地画出来的话,每一张都应该是第一。因为,他充分地表现了他自己,而且在画图的过程中享受了他应得的快乐,得到了他应得的经验,那么,他的那张作品就该是一张成功的作品,该得到第一名。
母亲给孩子很多的爱,同时,暗示他,不管他的画画得比别人“好”或“不好”,你都是最爱他,你要让他安心过他的童年。然后,在你给他生活起居上应有的照料之后,你必须要放开手,给他一些生活上的自由。爱是关切,是注意,但不是束缚,更不是占有。你要有胆量并且有肚量地让他自己去抢险,自己去经验,让他偶尔痛快地玩几次泥沙,下雨天让他踩水,让他偶尔跌几跤,让他去爬树,让他自己选玩伴,让他被人欺负几次,也让他揍几次别的小朋友,让他去哭,他让去笑,让他偶尔能尽兴的奔跑。我们要做的,是在旁边注意他,在有限度之内,容忍他。让孩子在你不着痕迹的关切之下,长成为一个有着敏感的触角,不断吸收新的经验,不断地发现生命中的乐趣,并且兴高采烈地享受着生活中的热情与美好的人。那么,就算长大后他不一定能成为一个画家,他也必定会是个喜欢画画、喜欢看画的人。
在这世间,没有什么修养与能力是可以“速成”的,尤其在艺术的领域里,更需要时间与兴趣。所以请微笑地、耐心地让你的孩子在你的关怀下恣意的成长,你种的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快乐树,而不是一棵被修剪捆绑得伤痕处处的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