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就是播种爱

(2006-05-06 11:14:24)
分类: 教育叙事
教育就是播种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教师的最大的悲哀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械人”。是的,如不改变这种重智轻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教师纵使口吐莲花,也未必能使学生“顽石点头”,教师要想在学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连漪乃至浪花,必须着力培养“多情善感”的学生.
记得我曾教过一个叫林子的孩子,父母的离异使她幼小的心灵承受了与年龄不相称的伤害。上学伊始,我就感受到了她的忧郁和沉默。为了让她快乐起来,课堂上,我给了她比其他同学更多的表现机会,并总是高声地赞许她“你回答的真棒!老师想听你更大声地说一遍!””你的字写得好美!要是更快些就好了!林子的普通话说的很好,音色特别美,我特地鼓励同学们选她为朗读委员。起初,她总是怯怯的,久了,她逐渐自信,后来,每天晨读,她总是带领着同学们声情并貌地朗读课文,成了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林子生日那一天,我和同学们给她定制了大大的蛋糕,当蜡烛点燃,当大家深情地唱起《祝你生日快乐》时,小林子哭了,她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感受到了我的爱意。林子变了,全班同学都看到了她的变化,现在的她,是那么爱笑,一个有着银铃般笑声的女孩是幸福的。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则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是啊!爽口良药也利病,顺耳忠言更利行。
这学期,我回头教一年级,说实在话,作为母亲,看着这些刚刚走出幼儿园,稚气未脱的孩子,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女儿,我像对我的女儿一样善待着这些孩子,我发自内心地喜爱他们,和他们的父母一样期待着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我每天都送他们一句话,让他们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些他们现在也许并不懂得,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懂。课间十分钟,他们总是围绕在我身边,仰起小脸,唧唧喳喳地告诉我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情,我呢,握握他们的小手,抚摸抚摸小脑袋,表示我的喜欢。那天,我因为有事请了一天假,第二天,我走进教室时,孩子们蜂拥着围过来,争相抱住我,“老师,你昨天怎么没上课?我们想死你了!”“老师,你到哪里去了?”……那一晚,我久久地难以入眠……
可欧阳杏子是个特例。她高高的个子,眼睛大大的,不爱笑,总像若有所思。一副拒人千里的样子。我上课点她发言,她磨蹭半天才站起来,虽然说对了,可无论我怎么鼓励,声音总小小的。而且,很爱生气,生气时,就用手使劲拍打桌子,号啕大哭。同学们都对她避而远之。英语、数学、美术、体育,各科老师也都相继反映这个孩子上课爱走神儿,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很快与杏子的爸爸妈妈取得了联系。在爸爸妈妈眼里,杏子从小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孩子,智力超群。她虽然小小年纪,却已大量识字。妈妈说,杏子三岁时曾经走丢过,所以特别胆小,一遇事就会大哭,杏子上课不爱听,是因为都会了,“吃不饱”的缘故。她希望我们能用特殊的方法教育杏子。我想起每天送孩子们出校门时,如果没见阿姨或姐姐,杏子总是紧紧地拉住我的手,生怕走丢的模样,每次拼读,她虽然心不在焉,可读的还是很准确,还有,她的字写得又清秀又整洁。是啊!这是一个特别的孩子。我把杏子从后排调到第三排,缩短我和孩子的距离,并让她担任纪律组长,激发她的学习积极性,每一堂课,抓住契机鼓励她,表扬她。国庆长假,杏子和爸爸妈妈去了北京,回来,胸口挂着一个圆圆的奖牌:我登上了长城!我马上利用语文课为同学们简单介绍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举――万里长城,并让杏子为我们讲爬长城的经过,首都北京的见闻,在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真诚而热烈的掌声中,杏子为我们描述了香山红叶,蜿蜒的长城,美丽的颐和园,杏子的小脸溢满了笑容。我暗暗地想:,杏子已经融入集体,同学们已经接纳杏子了,真好!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出浪花,只轻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而应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动,且越是持续推动,则后浪推前浪,水势汹涌。做为班主任,要在学生心头引起持久汹涌的感情“巨浪”,只轻轻“搅动”一下是不行的。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育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教育就是播种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绚烂的希望之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