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澳洲看奥运大赛-从澳洲“后方”发回的报道1
原创 / 倍儿
(新浪文化博客首页推荐-感谢)

(墨尔本美丽的西门大桥)
自序:
现在墨尔本,已经来了大半个星期。没有宽带,网速慢,所以不能评论朋友们的文章,打开就很不容易了。容我回上海后细读。先汇报一下近几日的情况,问候各位,想念了。(今晚图片都发不上,下次补吧)
终于降落在南半球,生活一下子安静下来。虽然还是非常忙,有很多地方要去,很多事情要办,但似乎就没有了上海那种急迫的感觉。
12日星期二下午去见莉迪与露茜(“男人会重视女人内在美吗?”一文中写到她们),她们的公司离我住处很远。在我丈夫一个接一个长途电话的千叮万嘱中,我几乎将车开成拖拉机的速度。当然,用拖拉机的速度是要耽误约会时间的,所以我在高架上只能开成时速100公里/小时。真难哪,开呀开的,不知不觉就成了120公里的时速,马上自觉减速,内心深深检讨反省。开会完毕回来的路上差点睡着,于是将收音机里的摇滚开得老响老响,直到我神志清醒过来。
说是说来南半球度假,度什么大头假呀,几乎全是工作。每次工作会议回来还要整理笔记,上网读每天新进来的邮件并作回复,与办公室通长途电话,遥控具体业务。乏善可陈的假期。
记得奥运开幕式那晚,我仍在上海。边看电视,边整理皮箱准备第二天的旅行。开幕式很壮观,虽然肯定是相当费钱的,但能在世界瞩目的盛会上表现一番也不错,面子总是要的。也难为了张艺谋,一个过于艰难的过于重大的任务,我们不应该苛求。上海有句俗语:“看人挑担不吃力”。我在澳洲听到许多西人的赞语,都对我们此次的开幕式赞赏有加,竖起拇指一致说好。
在于我自身,只是觉得将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点可悲,当然除了一些西方的中国研究专家外,其余老外一般对中国就数知道孔子了,他们喜欢放在嘴上显摆,口口声声的“孔夫休斯”。好笑的是,英文里的Confucian(孔子的,儒家的)与另一个英文单词confusion(混乱,
混淆)几乎完全同音,这是极大的讽刺。中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许多的陋习都该归功于孔子,是他在中华民族原本坚强的性格里种植下了“奴性”,是他的所谓学说与思想使我们社会产生混淆。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新址)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坐落在极其高档且幽静的TOORAK区里,黑色铁门里的那一幢价值不菲的乳白色洋房。随着中澳两国人员往来和交流日益密切,总领馆办理签证的数量逐年增加,去年达到近10万人次,而领馆原有的签证办理设施和条件已难以满足澳民众需要。于是新签证楼被投入使用,极大方便了澳洲民众办理赴华签证等手续。这样的楼看起来也相当气派!大家都说这下等签证,就不用带报纸防晒了。
大约是因北京奥运会吧,领事馆里里外外总共多了4名保安,都是暗色皮肤的外族人,每个都生得虎背熊腰。进门需出示护照,说明原因,我这陪同办事的也需出示自己的驾驶执照。如此严格,肯定是奥运期间防范恐怖组织滋事了。办一个奥运,真不容易啊。希望平平安安结束,让大家松口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