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读到的婚外情
文 / 倍儿

(图片摘自网络)
凌叔华,知晓她的人一定不如知晓张爱玲的多。凌叔华是中国现代才女作家,成名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当时的冰心、陈蘅哲、苏雪林等齐名;凌叔华的父亲与康有为同榜进士,在清政府当过相当于现北京市市长的官。
我书房里藏着凌叔华的《花之寺》,初版。手绘的封面清新雅致,翻阅起来得分外小心。凌叔华的小说大都情节简单,人物不多,结构纤巧,比较远离时代。她的文字清秀俊逸,却又同集朴实与浪漫,读来使人感觉明快而细腻,属“闺秀派”。除了是作家,凌叔华还是位山水画家,她的画承继了中国传统文人水墨画的神韵,自然天成,流溢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
如今人们谈论得多的是徐志摩与凌叔华的暧昧,徐志摩追求林徽因不果而失恋之时,遇见了凌叔华,于是两人关系进展迅速。其实凌叔华真正的婚外爱情,是与英国年轻诗人朱力安•贝尔(Julian
Bell)的相遇。
1935年10月,凌叔华在武汉结识了到武汉大学教授英国文学、时年二十七岁的朱力安,并红杏出墙,与他发生了婚外情。朱力安是著名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外甥。朱立安发现自己爱上了大他八岁的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夫人、《武汉日报》副刊主编、小说家凌叔华。他1937年3月回到英国,志愿参加“国际纵队“,赴西班牙打击法西斯主义。1937年7月18日,在马德里守卫战中,德国飞机炸飞了他驾驶的救护车。因伤势过重,几个小时后去世。年仅二十九岁。
我不能想象,凌叔华与朱立安如此相爱的一对,如若没有朱力安的阵亡,他们的结果会如何,凌叔华又会做何种选择。苍天是眷顾凌叔华的,使她得到了情人与丈夫共同的爱与呵护。
陈西滢是凌叔华的丈夫,当时武汉大学文学院的院长,诗人徐志摩的好友。当年泰戈尔在京期间,北大就是指派陈西滢和徐志摩负责接待的。陈西滢长相端正,帅气儒雅。感情这样的事,真的难说。1947年,凌叔华带着女儿小滢途经美国抵达英国与陈西滢会合,之后她就很少用母语写作了,她是将文思才情托寄在意境悠远的文人画里。弗吉尼亚•伍尔芙一直鼓励凌叔华用英语写作。1953年,凌叔华的《古韵》英文版在英国出版以后,成了畅销书,并引起英国评论界的重视,多家重要报刊登出了书评。凌叔华英文师从辜鸿铭,果然不同凡响。
后来我在书里见到陈西滢与凌叔华在新加坡白头偕老的照片,很安详很恬静。这对经历了政局动荡,遭受了战争离乱,挽救了婚姻裂变的夫妇,他们是真的偕老了。我在他们的脸上见到的只有安宁与平凡。
其实名人的婚外情同普通人的没有什么两样,婚外情再激烈,不修成正果的话,总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层出不穷随风飘散的婚外情中,凌叔华与朱立安的爱情,却被珍藏了起来,珍藏在伦敦大学图书馆内,那里有朱立安的书信与诗集,让我们记得这些温馨的掌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