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了我们更应善待身边人
原创 /
倍儿
(新浪文化博客首页+锐博客首页推荐--感谢)
地震了,这么多生命毁于一旦。天地同悲,举世同哀的时刻,我们这个面对灾难,团结一心的中国赢得了世界尊重。此回见到很多热血的博友,或报名上灾区前线,或登记领养孤儿,或奔走定制帐篷送往灾区,捐款嘛更不用说,都捐了又捐。这些都令我感动不已,也为我们博客人有这样的觉悟而自豪。
可如果前线去不了,如果孤儿领不了(好像有很多规定),如果善款已经捐赠,我们还能为灾区作些什么?我们可以善待自己身边的人,夫妻,情侣,父母,儿女,朋友,同事甚至邻居。

记得去年夏天的一件事。每天公司午饭时分,我总下楼买饭。我一般不守时吃饭,因为澳大利亚与上海时差两小时,逢澳洲夏时制了就得差三小时。午餐时分总忙忙碌碌地过,与那边联系,回复邮件电话。等醒悟过来该吃饭,一般是下午两点多,澳洲公司已下班,他们终于放过我,我得以自由用餐。
从公司大楼走到我用餐那家店大约有五分钟路程,每天我会遇见一位年纪大约85岁的老婆婆,衣着破烂,一手拎一个皱皱的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堆杂物,另一手拄着拐杖。这拐杖也不是正宗拐杖,是那种电影里旧社会要饭用的长长的细的竹杖。外表一看,就是一位要饭的老婆婆。
可这位老人家从来不乞讨,她只是静静倚靠在一间学校的墙边,看着过往的行人。有一次我如常匆匆经过她身边,见到她身边站着两位五十开外的妇女,与老婆婆聊着上海话。我诧异得驻足倾听,因为早就感觉这个老婆婆有点奇怪。一位妇女对她说:“你回家去,你为什么不回去呀!你媳妇不让你回去你就不回去啊!你为你媳妇做了多少事啊,孩子都带大了,她不要你啦!!”另一位妇女附和着。老婆婆一声不响地听着,脸上没有生气更没有愤怒的表情。
从两位妇女的言谈中我才知道,老婆婆就住在附近,这里是上海不错的区域。媳妇也年近六十,因为家里房子小,老婆婆如今丧失了家务能力,媳妇嫌她,总找茬骂她,于是她白天尽量躲在外头过。那两位中年妇女是老婆婆的邻居,为她抱不平呢。
那天我没有吃午餐,我胃口尽失,心中悲愤。摸摸口袋里仅有的十五元午餐钱,我折回公司,匆匆找出皮夹里仅剩的两百元,赶下去交到老婆婆手里。我说:“阿婆,等会要下雷雨的,你赶快回家去吧。家也是你的,你回去!这钱你藏着,不要给其他人看见。”(我怕那钱被媳妇没收)老婆婆将钱攥在手心里,对我说:“妹妹呀,谢谢。你真年轻,你有二十了吗?”瞧这什么眼神哪,朦胧有朦胧的好处。我莞尔:“阿婆,我很十多年前曾经二十岁。你赶快回去吧。”

之后很多日子,我没有再见到这位老婆婆,不知她怎样了。我诧异怎会有这般不孝的子女,根本没有人性。这样的老婆婆,即便不是你的父母,公婆,是外人也应善待。地震时候,多少同胞骨肉分离,多少亲人阴阳相隔。我们如果不去前线,不领养孤儿,那么就让我们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吧,不管婆媳,无论夫妻。人生如此恍惚,惨象环生,我们都应珍惜如今在一起的缘,想念曾经的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