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一篇文章,我来继续盘点中国夫妻家庭理财方式,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类:丈夫金领,妻子赋闲在家但不当“煮妇”。
这对夫妻恩爱非常。丈夫为了不让妻子在花钱时候有任何想法,觉得自己不工作还用很多钱,就总对妻子说:“没事,我赚的钱就是我俩的钱,你千万用的时候不要有想法。”每月的家用丈夫总充足在某张卡里,而这位妻子气质典雅,喜欢弹奏古琴,有收集旧书,油画,旧玉器等诸项嗜好,用钱不眨眼。丈夫一般都是“有求必应”,规划给她。(具体请见我上一篇文章【婚姻里掌钱方的郁闷】)
第二类:48岁的中年夫妻,丈夫比妻子收入少很多。
也是一对恩爱甚笃的夫妻,丈夫在一民营公司当普通职员,妻子却是高级会计师,同时兼职3家公司,有外企,有台资,也有中外合资企业。每月底,妻子除了工资总能拿来很多外快,统统交到丈夫手里。这都是妻子的“血汗钱”,一个人做这么多兼职,不容易呢。具体丈夫将这些钱存在哪里怎样存,妻子从不过问,她说这是她宠爱丈夫的方法,她要赚很多钱,让丈夫不会因她的年老色衰而移情别恋。
相信每一次这位丈夫拿到妻子递过来的钱时,总会对他的妻子露出赞赏而怜惜的微笑,这微笑对辛苦打拼的妻子是何等重要。从结婚至今,丈夫就一直是她的太阳,她曾亲口告诉过我。她想让丈夫开心,希望丈夫感到她不寻常的工作能力和为整个家庭所作出的贡献。
每一天这位妻子都穿梭于几家公司之间(很多时候都是乘坐公交车),往返于各区的税务机关,傍晚,精疲力竭的她,还会赶回家中,为丈夫和女儿烧几样可口的菜肴。家里虽然有个钟点工,但她说丈夫和女儿吃惯了她炒的菜,一定得赶回去。
对比自己,人家老婆真乃高风亮节。我一天工作累下来,如果那天保姆正好不在,我会让丈夫将晚餐随便对付一顿了事。吃什么不是吃呢,累病了我,可是家里的大事,嘿嘿。
第三类:中国式的AA制夫妻。
年已65岁的老夫妻,小公司普通职员,两人工资所差无几,丈夫稍多。结婚几十年下来,各类矛盾冲突无数,年纪越大,AA制分得越清。朋友也是各有各的,丈夫的朋友妻子不待见,妻子的朋友丈夫不待见,兴趣爱好统统相背相离。我听说过“恩爱夫妻不久长”的俗语,怨偶们却正将婚姻进行到底呢。
这位妻子小小巧巧的,看得出年轻时候也是个美人坯子,她叹息说年轻时丈夫总随着她,不认识路的地方丈夫总会带她去。如今丈夫迷上了麻将,每天骑车过两条街去朋友那儿打麻将,整日不见人影。妻子要办什么事,找个帮忙的人都没有。儿子们都工作在外地,只有节假日才会回上海看望两老。不管妻子如何抱怨或央求,丈夫充耳不闻。
婚姻里的AA制如今越来越明显,各掌各的钱。如果妻子偶尔没有零钱,问丈夫借3元硬币,丈夫是永远不会忘记要妻子归还的。我心里真为这个作丈夫的汗颜,这个女人跟了你一辈子,两个儿子都拉扯这么大了,功劳加苦劳,对妻子这般小气的做法,真正给全天下男人脸上抹黑呢。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管哪种理财类型的夫妇,平凡的日子里,凡能用金钱解决的事,千万莫要影响双方的感情。如果稍微作些分析,我们能发现很多夫妻的离异,很多是由经济问题引起的。我觉得以上第三类夫妇之间的感情少了些,前两类都是不错的恩爱夫妻。
钱虽不等同爱情,但爱情可以通过金钱来表达其中的一部分。爱一个人就是满足他(她),让他(她)开心,而不是试图改变他(她)。

倍儿本周稍微得空,正式参赛“我记录我的五年”。
万望各位博友勤来踩踩,留下真名评论,倍儿回访。
感谢诸位友情支持啦!!!
【我的五年之一】嫁老外后用钱不自主
【我的五年之二】嫁老外后得藏私房钱
【我的五年之三】无比惧内的老外杰森
【我的五年之四】下嫁老外的贤妻良母MM
【我的五年之五】婚姻里掌钱方的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