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教育猛于虎

(2007-08-07 16:13:11)
标签:

教育杂谈

文化

感悟随笔

校园

小学教育

教育制度

分类: 小女子之大议题

小学教育猛于虎

文 / 倍儿Belle

     暑期一过,儿子要上小学一年级了。一个周末的清晨,我奉命去学校参加家长学前班。7点半到校,真严格。一周忙碌下来,周末多想睡个自然醒啊。还是学前班要紧。

     校长与一年级老师代表都作了报告。我留神听着听着,忍不住了,拿出纸来,将脑子里闪现的念头写了下来:[小学教育猛于虎]。

     当今中国的教育制度正在摧残着学生和教师们,教师每天需赶教程,目标是学生的成绩,结果关联的是学校的名气名次还有教师的工资和奖金。老师们无奈,因为这是“上边”派下来的任务,她们根本没有反对或者建议的份儿。她们只管教,教程是一定要完成的。

     校长谈到一年级小学生语文要求每天完成一篇课文的时候,我着急了。小孩子有水平高低,老师课堂教学时间能力都有限,无法面面俱到,于是任务落在家长身上。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导功课不应该是家长的事啊。孩子终归是孩子。中国的孩子太可怜了,老师也可怜。陈丹青也说中国的教育制度摧残学生,从小孩子开始,细细地摧残。孩子们被教成机器,读书的机器。如果老师在赶课程,怎么将做人的道理教给学生呢,而且学生教得好不好,同老师的工资评定,奖金分配都有关。

     一位老师见我这般担心,走过来告诉我刚才她已经考过小儿,他中文识字非常多,语文一天一课根本不成问题。我并非担心他读书成绩不好,我不忍心他从此埋首功课,忘却玩耍。

     一年级的小不点儿学生,一上学,背个相当于身高一半的沉重书包,意味着童年的结束。本来童年三岁那年就该结束的,我据理力争,在儿子上幼儿园时就是不让他多念书,抵抗考试,所以他得以玩耍至今。我认为他的智商将来读书肯定没有问题,过早念书太多会念成傻子,游戏的过程才更开发智力。我周末将教导语文寓于生活之中,小儿至今已认识中国文字甚多。

     在幼儿园时每周还需完成两篇英语课文,三篇语文课文或儿歌。老师没法完成任务,导致家长每周末教学任务繁重。我后来忍无可忍,写了一篇长长的建议“檄文”给各位老师,于是英语改为每周一篇课文,语文改为每周两篇。我在建议函中写道:我们将小孩子送全日制的幼儿园就是因为家长忙于工作,家长也辛苦不是不想管孩子,因为上有老下有小,重任在肩,所以如此。周末只想同孩子玩耍聊天逛街,增加孩子崇拜我的程度。现在家里成为周末课堂,我实在力不从心,盗用台湾电视剧的台词:“我好想好想休息呀。我好郁闷好郁闷呀。”我和孩子一般可怜。老师们能否恳请教育部门人性化些,不要这样压小孩子这样压家长。后来我明白,这家幼儿园是私立的,为了招徕更多学生,保证生源,用力给孩子们压功课灌知识,把孩子们当填鸭。

     小儿在幼儿园一本厚厚的英语课本,每天小和尚念经似的念,现在我一考他,没记得多少。说明教材失败,我自家“周末课堂”也未认真完成。幼儿园英文老师的发音我听见过,差点没有当场晕厥倒地,热狗hot dog被念成“浩特倒戈”。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这样发音的老师不知是从哪里请来的,误人子弟,害人不浅,孩子今后要改成正宗发音就没指望了。这几天我只能从头开始,将英语知识小卡片归类组合,手工制成一本英语书,教儿子念,我觉得我的自制书本更生活化。这小子就算我的试验田了。

     我正为儿子上小学要“甘进苦来”的事担忧呢,我的表姐表妹们用“全都是为了我好”的名义向我发起了正式“攻击”:她们说我工作忙,眼下当务之急要给小儿请个家庭教师,每天辅导他做功课。我坚决反对,请家庭教师就是为了辅导学校这点功课呀,那儿子长大还有什么独立工作和学习能力,被人家搀扶着一路走来的嘛。见我不同意,她们群起而攻之,还说现在小学拼音不详细教的,两个礼拜过一过就得,你的儿子跟不上的。

     我气愤了,加上这个月的工作劳累,冷着脸发最后通牒:“姐姐妹妹们,谢谢你们的好意,我最后说一遍----不请家庭教师。如果我儿子真像你们说的跟不上,那让他考零蛋好了。请你们让我按我自己的方式生活和教育孩子。”

     没劲,为了小儿上小学,什么大事呀,搞得姐妹们都不开心。心烦意乱,更加痛恨这猛于虎的小学教育。如今这种从小学就开始上足发条的教程,非常违背人性的教程,就是为了12年寒窗后的搏击吧。大规模的阵地战开始了。 

 小学教育猛于虎

请看我的相关文章链接:

我对当今中国教育的牢骚多了

我的教育兵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