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元璋痛恨孟子想起的... ...
文/倍儿
年前刚读完吴晗的[朱元璋传],57年的旧版。
明朝最霸气的皇帝朱元璋,虽念书不多,但相当有分析能力。听说孟子的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即龙颜大怒:“老孟,你反动,你你你岂有此理。”
随即挑灯夜读,仔细研究孟子学说,最终将之删改得体无完肤。如此尤不解恨,遂将孟子逐出寺庙。
不过再一想,朱元璋还属心直口快一辈。现在江山我打来了,就是我大,我重要,我厉害,什么“民为贵”呀,竟然将我放之最末,好不气恼。转念一想,此般态度较之口口声声将“做人民的公仆”放在嘴上,一心奴役百姓的官儿真好上千倍,一点儿不暧昧,敢作敢当。
孟子又说啦:“君之视臣为手足,则臣视君为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为国人;君之视臣为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我感觉孟子比较理想主义。君臣嘛,现在可以引申为企业或公司里的老板同员工的关系。伟人说过,这是两个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无论双方如何努力,到头来皇帝或者老板总是孤家寡人,他们手下一般来说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没有一个甘愿为他们效命到底的人。
皇帝且不说,太久远,咱没亲眼见过。这里只说老板同员工,为何最终达不到孟夫子的境界呢?矛盾都源于“人心不足蛇吞象”,职员稍微努力了些,就不满足于目前的工资,需要加薪。而老板呢,最好职员又聪明又勤奋又便宜需为企业降低成本。这是一对永不能调和的矛盾。股份制企业就是为了避免这种矛盾而产生的,确实有点道理---将两个对立的阶级于是均上升到管理层,来缓和双方之间的矛盾,从而共同创造利润。
嗨,瞎琢磨什么呢! 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