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保延
董保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96
  • 关注人气:9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家大院看《雷雨》

(2017-11-17 09:08:43)
标签:

话剧雷雨

文化艺术

评论

马家大院

话剧110年

分类: 翠堤飞花


 马家大院看《雷雨》


 

20175月,话剧《雷雨》在昆明马家大院的演出给这个多雨的夏天增添了意境。

面对趋之若鹜的观众潮,我安之若素,只是对剧中的“大少爷”周萍说,等演到20场的时候再去看。

说这番话时有种底气,因为我太知道这拨人的能耐。甚至在微信上留言以示祝贺:“艺高人胆大”!同时也有些许担忧:一个草台班子,能不能演到20场?

日子真快,一晃眼《雷雨》真的就演到了第20场。“大少爷”电话我:今晚来看戏!

于是,兴冲冲赶往马家大院;

于是,很专注的欣赏完这部有特色的经典;

于是,走出剧情已经好长时间了,仿佛那场“雷雨”还哗哗下个不停;

于是,等雨停了,就有了这篇关于马家大院版《雷雨》的杂七杂八的文字。

 

 

看实景戏并非第一次,马版《雷雨》却把“实景”诠释得更加绘声绘色。

作为舞台的马家大院因其独特的履历而实至名归。接近百岁的老房子像是特意为《雷雨》量身定做并且非他莫属。

1923年的民国故事,装进这幢“走马转角楼”风格的砖木建筑中,是以护国元老、滇军名将、后任昆明市长马鉁家族为主角的。

过了10 年,一个更广阔的民国故事却由一位不到23岁的清华大学学生曹禺创作的话剧《雷雨》讲的津津有味。

马鉁不会想到,他的宅院竟然会成为《雷雨》的舞台,并且这个节点发生在中国话剧110年。

历史总在不断书写,历史的舞台总在变化。但是,马家大院这个舞台却似乎与生俱来,从来没变。都说舞台大社会,社会大舞台。看马版《雷雨》,“舞台”的意义顿时显得丰满。

马家大院看《雷雨》

 

 

杨耀红在任云南省话剧院院长时,打造过不少剧目,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导演《雷雨》。

我与她有几十年的交往,她曾经是云南省政协委员,她的作品曾经在我参与策划和编撰的电视晚会上出现。但是我始终没有问过她,想不想导演《雷雨》?

我估计她一直想,不然不会在退休之后如此耿耿于怀、如此煞费苦心的将《雷雨》搬上了昆明舞台。

毕竟,《雷雨》是中国话剧的经典,能够操刀《雷雨》是所有话剧导演一生的梦想,杨耀红不愿意成另类。

不过,马版《雷雨》一经杨耀红导演,便有了许多新意。有的是过去几十年有的版本已经尝试过的,有的则属于杨耀红自己。

杨耀红不仅依然没有保留剧本的“序”和“尾声”,还果断的将剧本中的第三幕全部删去。因此,《雷雨》演出的时间少了许多,人性主题更加突出。

作为一部足以让导演抒发个性创造力的经典,杨耀红无论在剧本的改编、剧场的确定、演员的选择,还是在营造强烈的戏剧氛围剧烈的戏剧冲突方面,都堪称云南第一人。

马家大院看《雷雨》

马家大院看《雷雨》

 

 

 

雷雨》不仅是导演的必修课、还是演员的教科书

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一台悲剧。看似家事,体现的是国事。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各不相同的性格,三十年的恩恩怨怨,在一天的时间里得以爆发。这样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选什么样的演员就十分重要。

 

周朴园与洪军 ——  

周朴园是剧中的老大,大得他的戏份可能被其他人掩盖掉。可是洪军处理得从容不迫。光是“喝药”和“关窗子”的戏,就强烈的透视出人物的专制固执霸道。原本还担心抽烟的洪军如何忍耐这演出的近3个小时,可是戏中的周朴园却可以时常抽着雪茄,乃至严禁吸烟的剧场里到处弥漫着浓烈的烟味。这样,有烟瘾的洪军和要依赖烟来解愁和困的周朴园便严丝合缝了。看着有过从军史的前解放军宣传队员洪军演《雷雨》,老觉得有他40多年前为部队演出时的影子。也许,经历了岁月历练的洪军,把自己对人生对人性的感悟都给了《雷雨》。

马家大院看《雷雨》

马家大院看《雷雨》

 

于丽红与繁漪—— 

让于丽红演繁漪,再合适不过了。作为话剧、中国语言艺术的典范的《雷雨》,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表达。我对于丽红的了解更多的是从听她的朗诵看她的表演,有时候一起做评委时去感受的。可是当她就在我面前、以繁漪的身份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才发现她对人物和语言艺术的把握何等了得。我以为,繁漪是全剧的顶梁柱,有苦有恨、有血有肉不依不饶,不卑不服,在这个女性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她从说“这些年我喝这种苦药大概是喝够了”这句话开始了反抗,直到所有的压抑随着剧情的展开而爆发,雷雨的如约而至便不再显得突然。

马家大院看《雷雨》

 

周萍与刘伟——

与刘伟的相知相识有些年头了,他在电视上的主持人身份和他在语言艺术上的明显特点,让刘伟的艺术生命一直都显得蓬蓬勃勃。刚刚知道他要饰演周萍时,我本能的将他与另一位周萍的扮演者濮存昕叠印在一起,我惊讶杨耀红怎么会一眼选中了刘伟。刘伟的戏在《雷雨》中属于慢热型,开始不以为然,接着渐入佳境,后来几近疯狂。人物本质的冷漠,以及对自由的向往,让这个同时被光明思想与阴暗气息双重熏染的周萍处于两难。角色需与剧中的几个人物几乎都有交流,这样的难度对于一个没有话剧演员史的人来说更难。可是,刘伟表现不凡!

马家大院看《雷雨》

马家大院看《雷雨》

 

王娟与鲁侍萍 —— 

尽管王娟已经退休,我依然觉得她还是那个做电视综艺节目的主持人王娟。可是,当剧中的鲁妈出现在我面前一个被损害的下层、一个貌似“自由”却背负沉重枷锁、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坏的人物形象却把我对她先前的印象彻底颠覆了。于王娟而言,演鲁侍萍无异于一次挑战。因为这个人物身上背负的东西太沉重,因为王娟的性格中几乎找不到演鲁侍萍的任何条件。然而,鲁侍萍成功了,王娟也成功了。尽管我去看的那一场她正患着重感冒,但是从那一招一式中,我感到她一点不马虎。

马家大院看《雷雨》

 

邓平与鲁贵—— 

我与邓平不熟悉,但是我看过他演的戏。这是一个只要往舞台上一站就可以成为角色的硬派话剧人。作为马版唯一的专业演员,邓平显得格外出彩。尽管不是主角,却用心良苦。听他的每一句台词,看他的每一点表演,我是连呼过瘾。光是他出入周宅大院偷窥其他人的那些戏份,虽然几乎在暗处,却演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奴隶的卑微嘴脸,藏在骨子深处的媚态,被鲁贵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小空间里大延伸,邓平做到了!

 马家大院看《雷雨》


邢馨心四凤陈智周冲 —— 

这是两位我在马版《雷雨》中初次谋面的小朋友,有人说他们是话剧“小鲜肉”。虽然与长辈们有年龄与阅历的距离,但是一旦进入《雷雨》,他们并不弱。男孩虽少不更事,却青春勃发,给阴暗的宅院带来了明亮;女孩性格温柔,却满怀憧憬,对未来寄托热望,给悲剧的天地播撒一米阳光。最出彩处是她与繁漪手戏,繁漪语气低沉,她则语调高扬,欢快活泼,强烈反差特有力度周冲貌似无知的话语和行为颇具个性,具有象征意蕴的一身亮色服装。渴望光明、追求新生活、依赖亲情的人物特性,把一个“那时”的年轻人演得活灵活现。两个人投入的表演才华到戏的尾声更具魅力,雷雨交加中的以死告终,将《雷雨》的内涵推向了高潮。马家大院看《雷雨》


马家大院看《雷雨》

 

 

站在马家大院的门口,看观众从四面八方涌来,我在问自己:他们为什么对《雷雨》这般热情?

注意到观众结构,竟然年轻者居多,尽管其中不乏艺术院校的学子。

再注意到场内气氛,多数人的情绪均随着剧情起起伏伏,掏腰包自愿买票、整个过程全神贯注、散场时自发的与演职员合影,这一切都在证明,他们真的是来看戏的。

一部演了80多年的话剧,无论什么时代的人在看,都是在给曹禺提的问题找答案:“人为什么活着”,“我们为什么不能活得更好”,“我们为什么无视他人的痛苦”?也许,这才是《雷雨》经久不衰的奥秘所在,马版《雷雨》应该不例外。

是否还有一种可能,马家大院太让人好奇,这班非活剧专业演员太让人好奇,很长很长的《雷雨》被改编成什么样子太让人好奇……

这些,好像都是又都不是,如同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雷雨》的视点已经变得更加多元,毕竟经历了世纪沧桑。

难怪,马版《雷雨》特别设计了一个标识“实景体验话剧”。好一个“体验”!

把马版《雷雨》定为2017年一个特别的文化现象,应该是昆明的自豪。

戏演完了,走出马家大院的人还在议论着那场从天而降的“雨”。

 马家大院看《雷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走漓江
后一篇:蜡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