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丹青写红楼  画坛见奇葩——评姬进春《红楼梦书画长卷》

(2014-05-28 10:40:00)
标签:

红楼梦

书法作品

姬进春

文化

评论

分类: 翠堤飞花

 


丹青写红楼 <wbr> <wbr>画坛见奇葩——评姬进春《红楼梦书画长卷》



最近,画家姬进春创作的《红楼梦书画长卷》一经面世,就受到了中国书画界的热烈关注,凡是欣赏到这组作品的人无不叹为观止。人们赞扬这位在美术领域苦心耕耘30多年的中年画家为大家奉献出如此震撼力如此耳目一新的长篇巨制,惊讶这批珍藏了20与公众见面的作品所具有的精湛艺术品位和所传递的创新文化信息。驻足作品前,浏览画幅间,我们确乎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扑面而来,这种由美术书法作品所产生的正能量不仅标榜着中国当代美术书法作品出现的一个新亮点,也有力地证明:已经跻身中国重量级画家行列的姬进春,以新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为西方油画和东方神韵的完美结合找到了支点,为艺术创新注入了新的元素,《红楼梦书画长卷》无愧是一部宝级的书画作品。

古往今来,以《红楼梦》为题材的美术作品不胜枚举,而《红楼梦书画长卷》却不同凡响,只是它的规模就令人拍案惊奇。该作品以其宏伟壮观的气势先声夺人,其容量之丰富篇幅之浩繁迄今为止国内罕见。整部作品由1万米的书法长卷《红楼一觉千秋梦》,400多米的国画《万里江山尽妖娆》、《江山万里图》、《福山霞飞图》、《一江春水向东流》等4幅,油画《好了歌》、《上善若水》、《罂粟花》41,单幅国画416组成洋洋洒洒,浓墨重彩,书画交融,中西合璧,俨然一个强大的艺术方队,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雄奇阵势与迷人风采,宣示着中国美术书法在开拓创新上的新跨越。

书法长卷《红楼梦一觉千秋梦》是整部作品的扛鼎之作,也是担纲之作。无论是谁,只要走进那10公里的《红楼梦书法,都会情不自禁的为其惊世骇俗的篇幅和艺术品位叫好,都会对作者的精心构思和别具匠心的技艺赞不绝口。作品是姬进春1986年开笔到1992历经6年时间完成呕心沥血之作完成后曾经获得过1994年三项大世界吉尼斯记录。作品的字里行间,浸透姬进春对《红楼梦》情有独钟、深刻领悟的苦心孤诣,折射着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顶礼膜拜和孜孜追求,表现了他对攀登中华书法艺术高峰的锲而不舍和矢志不渝。书法长卷的创作,标志着姬进春掌中国书法技艺、运用各类艺术风格炉火纯青融汇贯通,显示了他在书法界的不凡实力,也为《红楼梦》的书法解读、为中国文学艺术的研究探索提供了另一种成功的范本在这部长卷中,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的全部内容以书法的名义得到的诠释,因别开生面的形式而魅力无穷,因妙笔生花的功底而栩栩如生对经典作品的精心解读、对书法艺术的运用自如,使浩瀚书海字字珠玑,让千秋红楼蓦然生辉。各类游刃有余,多样结构的出类拔萃,使我们品读长卷,如入墨海大观,如睹万象之美。中国书法的风骨气韵,在这里得到了淋漓酣畅、尽善尽美的表现。《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在这里活灵活现;《红楼梦》中的悲悯哀怨,爱恨柔肠因此而力透纸背;《红楼梦》中的精神追求,人格信仰因此而回光返照。时而潇洒怡然,妙趣横生;时而含情脉脉,纤巧秀丽;时而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时而悲切凄楚,泪洒千滴;时而神机妙算,贻笑大方;时而返璞归真,自然天成;时而委婉含蓄,浮想联翩;时而欢天喜地,万事皆空;时而春光流逝,大地茫然……所有这些,在书法风格与形式默契配合中更具魅力:起承转合、静寂落伏、恣意夸张、狂放不羁,秀丽清雅、色泽浓淡正是在这波澜壮阔的书海中,我们获得了其他艺术形式中不可能得到的艺术享受。最耐人寻味的,是书法被命名为《红楼一觉千秋梦》,可谓画龙点睛。一语中的。中华千古名著通过书法再现,无疑是作者让历史告诉未来的心灵独白,是对千秋红楼一梦的艺术呼唤,当然,书法选择在今天面世的意义,也有对中华复兴之梦(无论是精神的还是艺术的)一种响应和附和,如此巨大的篇幅,如此深邃的内涵,如此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堪称首例画家用书法对《红楼梦》解读得这样入木三分不仅使长卷具有了很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也为这个系列的其他作品写下了绝妙的注脚、亮起了一杆统领的旗旌



丹青写红楼 <wbr> <wbr>画坛见奇葩——评姬进春《红楼梦书画长卷》


 4山水国画长卷虽然看不到人物,也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却与“红楼”主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正是《红楼梦书画长卷》的别具一格之处。江山如画,画入江山,大观园虽小,却是社会的缩影,红楼一觉越千年,江山易改梦依然。通过豪放之美、寰中之大、山河之魄折射出人世间的风起云涌、命运多舛。中国山水画是最能够体现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当我们走出“红楼梦”故事发生的场景,走进广袤开阔的山水之间,才发现“红楼”中所有人物、所有情节、所有思想拥有的天地原来是那样辽阔那样无限。作者之所以选择最具中华美术传统的山水画作为《红楼梦书画长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心就在于此。寄情、悦意、励志、壮心、畅神,本是山水画应该产生的艺术力量,在对画幅山水的遨游中获得关于人生、社会、历史、现实中的种种,乃山水画应该担当的功能。苏东坡所言“玉堂卧对郭熙画,兴发已在青林间”说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经过艺术创造的山水可能是一个虚拟世界,却是画家心灵的体现,是山川大地的艺术再现,即便虚拟的,也可能成为现实。就像《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不是在许多地方都成了现实世界?

姬进春以长卷国画表现中国山水,用心良苦,别具匠心。因为长卷绘画是中国古代画家的伟大创造。比之独幅画,长卷可以提供更大的艺术容量和视角空间。画者观者的审美心理,因为有了更大的天地而潇洒自由。再没有那能够像山水长卷画那样给读者以更多的情感传递和人文感染长卷承载的文化分量更加厚重沉淀的山魂水魄更加包容水的文化意识,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曾经是中国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4副长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虽然均以祖国的山川河流为背景,带给我们的却是与众不同,别有洞天的视觉冲击。如果说,《江山万里图》、《一江春水向东流》流露的大多为中国山水画的古典之美,那么,《福山霞飞图》、《万里河山尽妖娆》则主要以自然之美见长。随着《江山万里图》、《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徐徐展开,一江春水,无垠千山让观者怦然心跳,沉稳中的律动,凝固中的活泼,颇有些出神入化、超凡脱俗。画面上群山丛树多用的是实笔,勾勒精到皴擦厚实,是作者聚天地之精华,集江山之瑰丽的美术再现;展开《福山霞飞图》、《万里河山尽妖娆》扑面而来的则是山川万里的大气磅礴。来势雄,摄人心魄,泼墨的大胆利索,色彩使用的恰到好处。点染凝重,与泼墨泼彩形成的云雾虚幻相映衬,更显得苍苍莽莽,瑰绚烂。中国山水画向来坚持的是笔墨主流,也有画家偶尔在一些作品中探索色彩的表现力,姬进春抓住当代山水画这一创新点,博采众家之长,力求标新立异,随类赋彩,泼彩,大胆凸显传统的青绿之美,还在不少地方有所突破,色彩所代表的春天、青涩、健康等被赋予了崭新的美术语言,江山因此显得神采飞扬,生机盎然看似山川河流,古木青峦,云聚云散,夕照霞光,却藏匿着太多太多的世间经道,民族底蕴、人物性情,风物品格。仔细欣赏长卷巨制,不难看到山之峰岭岫崖峦岩川壑,云之霞光烟霭岚雾雨雪,水之激流泡漩溪涧瀑泉,林木阡陌舟楫几只,起承转合法度自然,虚实浓淡相得益彰,高平深远妙趣横生,雄奇险秀神韵各异从作品中,可见流泉飞瀑,驿道老树;可听古韵悦耳,山风抒怀;可读正浩然、神气活现。无论那一幅长卷,都不失人间之灵感,世相之风采。浏览长卷,恰如遨游大江,漫步千山,阅尽春花秋月,洞察凡尘百态,更加悟透“红楼”中所蕴藏的经典至理,眼界为之辽远,豪气为之倍增,心胸为之开阔。


丹青写红楼 <wbr> <wbr>画坛见奇葩——评姬进春《红楼梦书画长卷》




    姬进春的创作生命中,油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油画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原创性、唯一性、思想性、独特性形成了他所有油画作品的风格。极力张扬自己的个性,刻意将油画的民族化付诸于作品之中不同凡响的立意,超凡脱俗的技法,唯美写实的表达奠定了特立独行的画地位。近几年来,以红楼梦题材创作《雅芳图》以及《知音图》《靠山》等油画作品,都以不菲的艺术品位在业内外获得很高的知名度,成为中国当代美术的出类拔萃之作。作为《红楼梦书画长卷》一部分的油画作品,自然也保持他在油画创作中的一贯风格,这些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新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41幅油画中,有4幅属于印象派作品,对抽象艺术认识与理解,让画家的思维具有了超越自然的巨大想象力,作者确乎抽象与具象的融合中寻找到一种能够表现“红楼梦”主题的形式,于是,在他的作品里,色彩的生命形态跃跃欲试,美学的独特语言侃侃而谈,浪漫主义的格调表现得尤为抢眼,人们从幻像与颜色的和谐结构里津津有味地获得关于《红楼梦》的另类理解。4幅作品各自依托一种主色调,抑或是一年中的四季也是人生的四季,仿佛“红楼”中的人和事在叙说着各自的心路历程:以紫色为主的“红楼良宵”让你对曾经的紫气东来流连忘返;以红色为主的“太虚夏梦”将爱情的炽热表达得酣畅淋漓;以黄色为主的“潇湘韵秋”流露了对昨日黄花的缅怀对窈窕淑女的赞叹;以绿色为主调的“红楼春望”则向你开启了一扇渴望春天的窗口,所有的美好顿时汇聚到我们面前,“梦想成真”的理念也尽在不言中。

    另外数十幅油画,因其当代性和唯美性凸显出作者强烈的新写实主义风格姬进春沿袭自己已经形成的娴熟写实技术,在这些作品的创作中,刻意追求画面精致,尤其注意塑造人物的美丽高雅,使这种“写实既有风格意义,也有人文意义。”不仅只是写真,还抒情”也被赋予人文意义,不仅具有客观存在之,更有了超越时空超越历史值得注意的是,这批作品均以清一色的现代年轻女性为主角,而命名又都与“红楼梦”有关。“穿越”的概念通过姬进春的画笔显示出它特别的美学意义。现代的服饰难掩盖古代的灵魂,今生的浮华交织着来世的梦境。因为笔触和色彩而产生的震撼,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一个个性格鲜明、美轮美奂的血肉之躯。作者将自己对红楼人物的深刻理解,倾注到画中人的每个细枝末节看到她们,仿佛就是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看到生活在大观园的姐妹,看到出入贾府少妇,看到浪迹古今的倩女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王熙凤、袭人……仿佛都向我们走来,一种让人怦然心动的穿透力油然而生她们的眼神过目难忘,她们的形态似曾相识,她们情怀如诉如泣她们的心灵若即若离,她们从历史走进现实,她们穿越古今,她们梦回红楼。无论是《上善若水》的素面朝天,《好了歌》的余音袅袅,还是《昨夜星辰》的蓦然回首,《罂粟花》的含情脉脉;无论是《长相思》的情意缠绵,《紫气东来》的志满意得,还是《祥云》的祈求渴望,《清风出岫》的洒脱飘逸,都因作者在创作时特别致力于人物外在形象的唯美与内心世界挖掘,而成了可以讲述故事传递感情的艺术精灵,达到了形象美和心灵美的和谐。于是,《红楼梦》里的天上人间的大观园、青春烂漫的少男少女、苦乐悲欢的故事,便因为油画具有了象征意义。“红楼一觉千秋梦”的主题也通过油画系列得到了艺术的升华,找到了形象的代言。

      在艺术的道路上,姬进春何尝不也有自己的梦想,在实现“红楼”梦想的进程中,他不抛弃不放弃,一直坚持和努力着。《红楼梦书画长卷》的成功不仅为中国美术书法的宝库增添了光彩,也标志着姬进春的艺术创作翻开了更加辉煌的一页。




               丹青写红楼 <wbr> <wbr>画坛见奇葩——评姬进春《红楼梦书画长卷》





丹青写红楼 <wbr> <wbr>画坛见奇葩——评姬进春《红楼梦书画长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冷茂的空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