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写红楼 画坛见奇葩——评姬进春《红楼梦书画长卷》

标签:
红楼梦书法作品姬进春文化评论 |
分类: 翠堤飞花 |
最近,画家姬进春创作的《红楼梦书画长卷》一经面世,就受到了中国书画界的热烈关注,凡是欣赏到这组作品的人无不叹为观止。人们赞扬这位在美术领域苦心耕耘30多年的中年画家为大家奉献出如此震撼力如此耳目一新的长篇巨制,惊讶这批珍藏了20年才与公众见面的作品所具有的精湛艺术品位和所传递的创新文化信息。驻足作品前,浏览画幅间,我们确乎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扑面而来,这种由美术书法作品所产生的正能量不仅标榜着中国当代美术书法作品出现的一个新亮点,也有力地证明:已经跻身中国重量级画家行列的姬进春,以新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为西方油画和东方神韵的完美结合找到了支点,为艺术创新注入了新的元素,《红楼梦书画长卷》无愧是一部国宝级的书画作品。
古往今来,以《红楼梦》为题材的美术作品不胜枚举,而《红楼梦书画长卷》却不同凡响,只是它的规模就令人拍案惊奇。该作品以其宏伟壮观的气势先声夺人,其容量之丰富篇幅之浩繁迄今为止国内罕见。整部作品由1万米的书法长卷《红楼一觉千秋梦》,400多米的国画《万里江山尽妖娆》、《江山万里图》、《福山霞飞图》、《一江春水向东流》等4幅,油画《好了歌》、《上善若水》、《罂粟花》等41幅,单幅国画416幅组成。洋洋洒洒,浓墨重彩,书画交融,中西合璧,俨然一个强大的艺术方队,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雄奇阵势与迷人风采,宣示着中国美术书法在开拓创新上的新跨越。
书法长卷《红楼梦一觉千秋梦》是整部作品的扛鼎之作,也是担纲之作。无论是谁,只要走进那10公里的《红楼梦》书法,都会情不自禁的为其惊世骇俗的篇幅和艺术品位叫好,都会对作者的精心构思和别具匠心的技艺赞不绝口。作品是姬进春从1986年开笔到1992年历经6年时间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完成后曾经获得过1994年三项大世界吉尼斯记录。作品的字里行间,浸透了姬进春对《红楼梦》情有独钟、深刻领悟的苦心孤诣,折射着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顶礼膜拜和孜孜追求,表现了他对攀登中华书法艺术高峰的锲而不舍和矢志不渝。书法长卷的创作,标志着姬进春掌控中国书法技艺、运用各类艺术风格的炉火纯青,融汇贯通,显示了他在书法界的不凡实力,也为《红楼梦》的书法解读、为中国文学艺术的研究探索提供了另一种成功的范本。在这部长卷中,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的全部内容以书法的名义得到的诠释,因别开生面的形式而魅力无穷,因妙笔生花的功底而栩栩如生。对经典作品的精心解读、对书法艺术的运用自如,使浩瀚书海字字珠玑,让千秋红楼蓦然生辉。各类的游刃有余,多样结构的出类拔萃,使我们品读长卷,如入墨海大观,如睹万象之美。中国书法的风骨气韵,在这里得到了淋漓酣畅、尽善尽美的表现。《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在这里活灵活现;《红楼梦》中的悲悯哀怨,爱恨柔肠因此而力透纸背;《红楼梦》中的精神追求,人格信仰因此而回光返照。时而潇洒怡然,妙趣横生;时而含情脉脉,纤巧秀丽;时而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时而悲切凄楚,泪洒千滴;时而神机妙算,贻笑大方;时而返璞归真,自然天成;时而委婉含蓄,浮想联翩;时而欢天喜地,万事皆空;时而春光流逝,大地茫然……所有这些,在书法风格与形式的默契配合中更具魅力:起承转合、静寂落伏、恣意夸张、狂放不羁,秀丽清雅、色泽浓淡,正是在这波澜壮阔的书海中,我们获得了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不可能得到的艺术享受。最耐人寻味的,是书法被命名为《红楼一觉千秋梦》,可谓画龙点睛。一语中的。中华千古名著通过书法再现,无疑是作者让历史告诉未来的心灵独白,是对千秋红楼一梦的艺术呼唤,当然,书法选择在今天面世的意义,也有对中华复兴之梦(无论是精神的还是艺术的)一种响应和附和,如此巨大的篇幅,如此深邃的内涵,如此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堪称首例。画家用书法对《红楼梦》解读得这样入木三分,不仅使长卷具有了很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也为这个系列的其他作品写下了绝妙的注脚、亮起了一杆统领的旗旌。
姬进春以长卷国画表现中国山水,用心良苦,别具匠心。因为长卷绘画是中国古代画家的伟大创造。比之于独幅画,长卷可以提供更大的艺术容量和视角空间。画者观者的审美心理,因为有了更大的天地而潇洒自由。再没有那种画能够像山水长卷画那样给读者以更多的情感传递和人文感染。长卷承载的文化分量更加厚重,沉淀的山魂水魄更加包容。乐山乐水的文化意识,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咫尺天涯的视野错觉,曾经是中国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4副长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虽然均以祖国的山川河流为背景,带给我们的却是与众不同,别有洞天的视觉冲击。如果说,《江山万里图》、《一江春水向东流》流露的大多为中国山水画的古典之美,那么,《福山霞飞图》、《万里河山尽妖娆》则主要以自然之美见长。随着《江山万里图》、《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徐徐展开,一江春水,无垠千山让观者怦然心跳,沉稳中的律动,凝固中的活泼,颇有些出神入化、超凡脱俗。画面上的群山丛树多用的是实笔,勾勒精到,皴擦厚实,是作者聚天地之精华,集江山之瑰丽的美术再现;展开《福山霞飞图》、《万里河山尽妖娆》,扑面而来的则是山川万里的大气磅礴。来势雄奇,摄人心魄,泼墨的大胆利索,色彩使用的恰到好处。点染之凝重,与泼墨泼彩形成的云雾虚幻相映衬,更显得苍苍莽莽,瑰美绚烂。中国山水画向来坚持的是笔墨主流,也有画家偶尔在一些作品中会探索色彩的表现力,姬进春抓住当代山水画这一创新点,博采众家之长,力求标新立异,随类赋彩,泼彩立意,大胆凸显传统的青绿之美,还在不少地方有所突破,色彩所代表的春天、青涩、健康等被赋予了崭新的美术语言,江山因此显得神采飞扬,生机盎然。看似山川河流,古木青峦,云聚云散,夕照霞光,却藏匿着太多太多的世间经道,民族底蕴、人物性情,风物品格。仔细欣赏长卷巨制,不难看到山之峰岭岫崖峦岩川壑,云之霞光烟霭岚雾雨雪,水之激流泡漩溪涧瀑泉,林木阡陌舟楫几只,起承转合法度自然,虚实浓淡相得益彰,高平深远妙趣横生,雄奇险秀神韵各异。从作品中,可见流泉飞瀑,驿道老树;可听古韵悦耳,山风抒怀;可读正气浩然、神气活现。无论那一幅长卷,都不失人间之灵感,世相之风采。浏览长卷,恰如遨游大江,漫步千山,阅尽春花秋月,洞察凡尘百态,更加悟透“红楼”中所蕴藏的经典至理,眼界为之辽远,豪气为之倍增,心胸为之开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