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文化 |
《求职口才训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常见求职问答用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悉常见求职问答用语。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求职过程中的典型口才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决定于某一次谈话。在富兰克林的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话,“说话和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你出言不慎,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帮助”。这是千真万确的,所以,你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必须具有能够应付的口才。
二、技巧训练
求职的每个环节都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更要讲求方法。求职口才“二十四字法则”(原则和方法)可归纳为:
有备而来、有的放矢
巧问妙答、谦虚自信
表现能力、展示风度
(一)求职前 (准备工作)原则和方法:有备而来,有的放矢。
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求职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1、资料准备2、心理准备3、着装准备4、观察招聘现场,找准目标5、保持良好的语言习惯
A、什么叫良好的语言习惯
是指说话时不犯语法错误,表达流利,言之有理,口齿清晰,语调得体,声音自然,音量适中(说话时俚语俗语不当,口头禅满篇,病句太多,都是语言修养不高的表现。)
B、当好一名倾听者
面试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光说不听或者光听不说都会成为沟通的障碍。许多求职者,依着聪明往往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中途插嘴,因此常会发生错误且有失礼貌。
C、言简意赅、废话少说
在面试中尽量让应聘人员多讲话是许多考官采取的一种策略,许多应聘者在面试时也常会采取用多讲话的方式,如果应聘人员真的有很多的潜能,或有很好的说话技巧,在这种情况下多说无碍,但对于大多数应聘者来讲采取多讲策略是不明智的,因为吃亏的往往是自己,所以应聘者在面试时应把紧自己的嘴巴。如果认为已经回答完了就不要再讲,该讲则讲不该讲就不要多讲,更不要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以免无事生非。
D、不该谈的请保持缄默
现代企业讲究团队精神,你对人际关系胆怯或避讳可能会被认为你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从而对你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另外对收入太低的不满也不要直接表露出来。
(二)应聘时 (口才运用)原则和方法:巧问妙答,谦虚自信。
1、巧问:常见问题(主要有待遇和发展潜力两大类问题)
1)面试时薪水如何问?
谈薪水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该不该问而是在要把握好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怎样发问。
A、当你在人才交流会上递交应聘资料时可不失时机的问一声这个岗位的收入是多少,但如果交流会上人多嘴杂,你的问题和你本人可能不太会引起招聘者的特别关注,所以他对你的记忆也难以长久。
B、面试时招聘者往往会问你现在的收入情况,你可以在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后,反问一句,这个标准与贵公司相比有多少差距,当然老练的招聘者不会回答准确,但有了参照性,他的回答也会含蓄些。
C、还有一些招聘单位在面试会主动问,你期望的薪酬大约是多少,此时你可以以退为进。提出反问,只要有发展机会,我愿意接受贵公司的薪酬标准,不知按规定这个岗位的薪酬标准是多少。这样不但没有露出自己的底,反而可以摸清对方的底,如果你对对方的标准满意的话,那么双方就可一拍即合。
D、其实就是真到了与对方讨价还价的份上,只要你能巧妙周旋,也一样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以自己的实力和潜力做谈判基础。积极主动地突入对方领域,比如你可以告诉对方,如果具体运作某项业务。你有哪些经验和优势,若独立开拓某项业务你的思路是什么,如果这些方式能先入为主打动对方,那将会为自己赢得更大的空间,直至开出好价位。
2)如何提问题?
A、紧扣工作任务发问
B、紧扣职责发问
3)示范性问题:
A、我会接受何种岗前培训?
B、参加培训对我本人有什么要求?
C、我的第一份工作项目会是什么?
D、我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您能描绘一下在这一职位上典型的工作情形吗?
E、您能告诉我一些有关我将直接在工作中与之合作的同事的情况吗?
2、妙答:
1)说服面试官的方法
a、在求职活动中如果求职者能找到与招聘者共同的地方显然有利于求职成功。
2)常见问题及解决思路:
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会向应聘者发问,而应聘者的回答将成为面试官考虑是否接受他的重要依据。本堂课对面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整理,并给出相应的回答思路和参考答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讨论,找出最佳回答方案。学生无需过分关注分析的结果,关键是要从这些分析中悟出面试的规律及回答问题的思维方式,达到活学活用。
问题一:“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思路:1、这是面试的必考题目。2、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3、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 4、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5、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6、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
问题二:“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思路:1、对于了解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等有一定的作用,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简单地罗列家庭人口。 3、宜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4、宜强调父母对自己教育的重视。 5、宜强调各位家庭成员的良好状况。 6、宜强调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7、宜强调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问题三:“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思路: 1、业余爱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最好不要说自己没有业余爱好。 3、不要说自己有那些庸俗的、令人感觉不好的爱好。 4、最好不要说自己仅限于读书、听音乐、上网,否则可能令面试官怀疑应聘者性格孤僻。 5、最好能有一些户外的业余爱好来“点缀”你的形象。
问题四:“你最崇拜谁?”
思路: 1、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不宜说自己谁都不崇拜。 3、不宜说崇拜自己。 4、不宜说崇拜一个虚幻的、或是不知名的人。 5、不宜说崇拜一个明显具有负面形象的人。 6、所崇拜的人人最好与自己所应聘的工作能“搭”上关系。 7、最好说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感染着自己、鼓舞着自己。
问题五:“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思路: 1、座右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2、不宜说那些易引起不好联想的座右铭。 3、不宜说那些太抽象的座右铭。 4、不宜说太长的座右铭。 5、座右铭最好能反映出自己某种优秀品质。 6、 参考答案——“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问题六:“谈谈你的缺点”
思路: 1、不宜说自己没缺点。 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 3、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缺点。 4、 不宜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 5、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思路: 1、如果招聘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应聘者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招聘单位并不真正在乎“经验”,关键看应聘者怎样回答。 2、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最好要体现出应聘者的诚恳、机智、果敢及敬业。 3、如“作为应届毕业生,在工作经验方面的确会有所欠缺,因此在读书期间我一直利用各种机会在这个行业里做兼职。我也发现,实际工作远比书本知识丰富、复杂。但我有较强的责任心、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比较勤奋,所以在兼职中均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从中获取的经验也令我受益非浅。请贵公司放心,学校所学及兼职的工作经验使我一定能胜任这个职位。”
问题八:“如果我录用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
思路: 1、如果应聘者对于应聘的职位缺乏足够的了解,最好不要直接说出自己开展工作的具体办法, 2、可以尝试采用迂回战术来回答,如“首先听取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然后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解和熟悉,接下来制定一份近期的工作计划并报领导批准,最后根据计划开展工作。”
(三)面试 (口才及综合能力展示)原则和方法:表现能力、展示风度。
1、
一位华裔小姐到一家美国公司应试,在“微软”众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中,她遇到了这样一道怪题:“在没有天平的情况下,你该如何称出一架飞机的重量?”这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刁钻怪异得近乎天方夜谭。你瞧,这位华裔小姐来了个“以牙还牙”,也用假设法作了应答“这要看你用中国式还是美国式的方法了。假如是中国人,他会从古老的‘曹冲称象’中得到启迪;假若是美国人,他或许现实一些——拆下零件来分别过磅就是,也可以浪漫一些,发明一种特大型吊秤也并非不可能。”这种颇有想象力且极富创意的应答,令考官不得不为之惊叹,于是她顺理成章通过了面试关。
2、体验教学
让学生模拟一个招聘会的现场,老师同学生组成面试成员,学生模拟应聘,以巩固前面的原则和方法问题,使学生有实践的机会,通过锻炼留下印象。(根据教学时间取舍。)
三、课堂小结
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
四、作业布置
书面材料的练习题。
附:板书设计
主板书:
指导思想:热情真诚 积极主动
说什么,
怎么说?
面试时——表现能力、展示风度
副板书:
1、待遇、发展潜力。
2、自我介绍。
3、你有什么优缺点?
4、没有经验,你如何胜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