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风的日子

(2006-08-23 22:34:35)
分类: 读书
   (摘自《读者》肖复兴)
 
     有风的屋子里,挂在墙上的风铃在轻轻地响着,风就是它的指挥。
     我听马勒的《第一交响乐》的时候,就是在这样有风的屋子里。风铃响动的声音很好听,只是夹杂着从窗外传来的车水马龙的喧嚣声。
     马勒的《第一交响乐》这时候传来,与风铃声、喧嚣声构成三位一体,和声立体交叉在我的面前。面对其他两位:一位缠绵小姐、一位莽撞大汉,马勒有他自己什么样的魅力和绝招。
     我并非是有意选择这样的时候来考验马勒,实在是我每天都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生活和音乐一起在磨炼着我的耳朵,我的心。
     音乐的神奇,常让我目瞪口呆,在艺术的门类里,大概只有音乐可以保鲜如昨,哪怕历经再长的时间,只要演奏出来,还是能保持原来的样子,就还像是刚刚从大海中捞上来的水淋淋张着新鲜的鳃呼吸的鱼。和音乐并驾齐驱的绘画就不行,我曾在卢浮宫看过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过那画已经旧得如同长满了老年斑,我猜想当年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老气横秋的颜色。雕塑行吗?雕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来屹立在那里,样子未变,还保持着原汁原味。但雕塑毕竟没有声响,不能如同音乐一样尽情放开喉咙,便像是石头的树枝不能随风婆娑而摇曳出芳香。
     只有音乐可以长生不老,有声有色,生机盎然,永远年轻。马勒的《第一交响乐》一连好多天在我家里荡漾。
     在我听来,马勒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痉挛、神经质。虽然稍稍有点哆嗦,但是那样平易,那样温和,充满民间乡土的气味。晨光熹徵朦胧的调子,是初春时节的色彩;即使是忧郁,也如天鹅绒般轻柔无比。最后,他的拿手好戏弦乐一出场,立刻尘埃落定般安静了下来,诸神归位,一条刚才还在翻涌浪花的河立时平静如镜,倒映着两岸的青山绿树,沉淀着蓝天白云,融化着鸟声、风声和心声,将一颗心冲洗得水晶般纤尘不染、晶莹剔透,实在是甜美怡人,让再硬功夫的筋骨也柔软如绵,听得人直想落泪。
     据说,马勒在为他的这支《第一交响乐》写文字注释时,第一行写着这样的话:花卉、果实和荆棘、、、、、、在我听来,在这支交响乐中,即使是荆棘也是柔软的。这是只有青春才有的旋律。
     在我的青春早已逝去的时候,在我到了马勒去世的年龄的时候,马勒的第一交响光听起来,别有一番滋味。他的那些如天鹅绒一般的弦乐也好,如天风浩荡一般的铜管乐也好,悲伤也好,欢快也好,忧郁也好,沉重也好、、、、、、都显得美好而让人的心湿润柔软起来。
     马勒的音乐在有风的屋子里轻轻地回旋,随风摇摆的风铃也好,窗外车水马龙的喧嚣也好,都被它像吸水纸一样吸得干干净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06-08-22
后一篇:2006-08-2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