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读玉朵朵小说《步步惊心续集》

(2011-12-26 20:47:27)
标签:

幽梦蓝色

开卷有益

爱情

感悟

感悟随笔

朋友

情感

文化

分类: 开卷有益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读玉朵朵小说《步步惊心续集》

玉朵朵的小说《步步惊心续集》维持着桐华原著的风格,写出了若曦和胤禛的完美爱情结局,可以说“圆”了我们所有人的“梦”。在桐华没有写出“番外”前,成为大家比较认可的完美结局。

小说以张晓文又一次穿越回现实社会,怀着对胤禛无限感慨和痛苦,她再次回到了清朝,来到了十三爷府第门口。但是,我虽然有着若曦的心态心境,但外貌上已经有了改变,可是他们还是“认出”了“我”,可能是因为有着相同的内心感受吧。

作为承欢的贴身丫头,我回到了皇宫,见到了胤禛;又独自一人来到皇上“封园”的禛曦阁;作为若曦的“替代者”,我陪着皇上过着“一夜穿越”……

我赢得了本应属于若曦的恩宠,感受着本应属于若曦的幸福……

不过,“穿越”后我赢得了四阿哥弘历和胤禛的爱情,可是与四阿哥的“感情”根本不会有结果,因为我仍旧爱着我的胤禛,为了他,我“千万年”地回来看他。所以弘历有了自己的福晋傅雅,开始尝试爱上她,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真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我因思胤禛而穿越,却得到胤禛和弘历的两处“闲愁”,爱我、怜我。

也许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在爱情中,我们仿佛都在因自己的爱恨而追求着,也因自己的爱恨而错过着。有时,我们就像是在追逐一个个梦想,把自己和爱人、爱人和他们所倾慕的人儿一起,构成一个无限不可相交的“爱情圆弧”,即使是若曦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命运,也不可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可以掌控的完美爱情……

胤禛对于若曦是悲伤的,不可能给她一个名分,是对她永远的愧疚;胤禛对于晓文是释怀的,因为给她了名分、荣耀,是对她情感的归宿。

每个人似乎都得到了“应有的结局”,产生受到惩戒的是八爷,“八王议政后,或许胤禛感觉大局已定,便召集满汉文武大臣传谕,宣称:“廉亲王允禩狂悖已极,朕若再为隐忍,有实不可以仰对圣祖仁皇帝在天之灵者。”然后历数其康熙年间的种种恶行,而自己继位之后如何对他宽容忍让、委以重任,允禩又如何心怀不满、怨尤诽谤,做出种种侵害皇权之举,最后宣布:“允禩既自绝于天、自绝于祖宗、自绝于朕,宗姓内岂容此不忠不孝、大奸大恶之人。”命将其黄带革去,开除其宗籍,同党的胤禟、苏努、吴尔占也一并被开除宗籍。”

在一次偶然走过勤政殿偏殿时,我看到了“绿芜”,皇上把她召进皇宫,在我的力荐下,绿芜以侧福晋的身份回到十三爷府,回到了一生钟爱的男子身边。可好景不长,最终还是被害死了。但是他们的女儿承欢如愿地嫁给了敏敏的王子,做了敏敏的儿媳妇。

事情似乎按照人们的愿望发展着,晓文得到了恩宠,生了一个阿哥弘翰,生了一个公主葸兰。

虽然她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皇上的被刺,知道吕家兄妹的命运……但是,晓文还是身在“环境”中不能自拨,甚至无从主宰自己的命运。

在历史上皇家纷争,看似“无情”实则还是有着“人情”,虽然皇宫中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主宰自己的爱情,可是却可以在有限的“把握”中维护自己的幸福。

这样想来,虽然这部续集可以圆我们对胤禛与若曦爱情的完美结局,却又引发出对有情人不能圆满的“爱情”感慨:正如十三爷和绿芜,即使成了眷属,但却不能维护自己的专一爱情;四阿哥和傅雅先结婚,后恋爱,即便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可也不能不说其中权势之争也有一定成分……

也许“爱情”只是我们美好的期待吧,因为它不得不穿上“权势”、“利益”、“财富”等等“外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因爱生怨,因爱生恨,也是我们现实生活。

 

附: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有一样东西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人们对权势的态度。人们之所以对有权势的人前呼后拥,其实并非拥人,实是拥权,对有权势的人点头哈腰、卑躬屈膝,也并非敬人,实是畏权。如果权、人分开,那人也就不是以前的那人了。”

“轻叹一声,还未来得及开口,身侧的傅雅已幽幽开口道:‘宫中的殿宇和环境美得让人陶醉,可宫中之中却太可怕。’我苦笑着接口道:‘可真的爱上了宫中之人,你能做到理智地及时抽身吗?你不能,也不可以,因为你的命运你自己掌控,你的爱情也不再是一个人的了,它关系着太多的人,而这些人又恰恰是你最关心在乎的。’傅雅微张着嘴,一时间竟有些愣了。她是聪慧的女子,应该明白我话中的含义,大概只是一时难以接受,因而才会有这一脸迷茫的模样。”

“一个人默默地坐着,心里却翻江倒海,如果我什么也不知道,是不是也就没有后来这一系列的事?没有十三的十年囚禁、明慧的惨死、八阿哥的休书。没有上面的事,也就没有了六十的死、绿芜的死、十三的死,甚至是阁内侍卫的死……

想来想去,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造成的,自己一心想让姐姐没有遗憾,却没有想到会发生这么一系列的误会,原来我才是杀死这些人的凶手,怪不得别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