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苍山白雀寺

(2015-04-16 21:41:58)

http://s10/mw690/001ljiW2ty6RxWN4XQB19&690
杨福昌长老给我们烧水,他是永远不许人打下手的。

他说过一句话:老天不养闲人。
http://s4/mw690/001ljiW2ty6RxWNeaS763&690

 雨中的白雀寺

http://s9/mw690/001ljiW2ty6RxXunqsgc8&690

 去年,和两法师访问白雀寺,与杨福昌长老合影。

http://s9/mw690/001ljiW2ty6RxXKOwTCa8&690
 菜园
http://s12/mw690/001ljiW2ty6RxXKUnGj1b&690

 大梵天宫

 

 

1、

   遭遇这座寺院,纯粹是偶然,却又是注定的。

   住在苍山下已好几年,常有望山的习惯,一杯茶,一卷经,还有念念的无常。

   多年前,曾跟着某研究南诏历史文化的课题组从古城出发,围着苍山绕一圈,从洱海到漾濞江河谷,再到大风如刀的西洱河峡谷,我就像一位虔诚的转山信徒,一边聆听学者们有关南诏军事史的精彩论点,一边默念着观音圣号,回向给这座已兀立亿万年的大山巨岳,居于云端之上的诸方神明,以及晃荡于山野之间的游魂孤鬼。

     曾写过一篇长文《回望千年尘烟稀》,记录起彼时澎湃的心潮。

     后来,寄居在苍山兰峰下的无为寺,寺僧嘱托我搜罗苍山佛教历史资料,听起乡老谈过白雀寺,但云深不知处,未能造访。

      我住在中和峰下的一个村庄里,响晴的早晨,常见有云团从应乐峰和兰峰间的山腰升起,老人说,那是龙在吐云吐雾。大理世居的白族人,除了信仰佛教,还有本主神的原生信仰,在繁杂的神系中,龙神占了极其重要的一环,甚至是流传千百年的创世神话之一的九隆传说,都与龙有关。村村寨寨都有龙王庙,很多龙王本身就是本主,成为社神和主尊,掌管人间福祸,享受香火供养。民间故事中的主角,除了观音,就是龙王居多,也分敌我善恶,也有恩爱情仇。

     2、

    应乐峰是点苍十九峰之一,名字的由来与神明有关,典籍记载:帝释天常显化山中平台,鼓起天乐,悠扬高远,山峰遂得名应乐峰,帝释天鼓乐的平台,也叫应乐台。后人在平台上建有帝释寺,以纪念这段殊胜的缘起,后来不知什么时期修起斗姥阁,再后来又改名为白雀寺。徐霞客行游大理,曾到帝释寺讨过茶吃。

      不过,白雀寺及观音菩萨修行的传说,很早就在西南边陲流传开来,这是观音信仰中国化的标志,在妙善公主的民间叙事里,儒家极力提倡的孝道被提升到极高的层面,却又以佛法的义理收尾。

        这个传说大致是这样的:远古时候,有个妙庄王,生了三个女儿,三公主名叫妙善,长得聪明美丽,心地善良,深受父王宠爱。妙善公主却一门心思想着去出家修行,妙庄王认为是奇耻大辱,不许。妙善公主就偷偷跑出王宫,潜到山中的白雀寺,后来妙庄王知道后,放火烧毁白雀寺,寺中的五百尼众全部葬身火海,妙善公主得到护法神相助,没有死,逃到香山修行。后来,妙庄王因为恶行,得了怪病,遍寻名医,无法治愈。后来求神问卜,说需得要自己亲生女儿的眼珠和手脚作药引,才能治愈。妙善公主知道后,挖出眼睛,砍掉双手,供养父亲。妙庄王病愈,才知道是三女儿舍身救父,心生忏悔,恭送女儿出家,皈依佛门,重修白雀寺,妙善公主的孝行和布施手眼的心感动天地,瞬间就证得无上菩提,并生出千手千眼。这就是千手观世音菩萨的传说来由。

       这个故事的力量是巨大的,流风所及,我们从全国各地许多座白雀寺就可以得知一二,甚至是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都受到影响,连《搜神记》都记录在册。

     小时候,笃信佛教的奶奶就跟我说过这个故事,她是我们村莲池会的一员,初一十五吃素,还拜经。只到过了而立之年,才知道苍山深处还有座白雀寺。

       其实,在迦叶尊者入定鸡足山以待弥勒下生的传说盛行之前,观音降魔是大理朝野尊信的传统,从观音十八化到各种版本的民间叙事,观音菩萨以梵僧的行状出现,还有一条黄犬相随,点化胸怀大志的南诏王细奴逻,救护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降服罗刹,点化恶龙,救度精魅等等脍炙人口的传说,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观音信仰文化积存,加之大量的造像和寺院被陆续建起,观音菩萨在大理民间的认可度远远超过了佛陀和其他菩萨。

         佛教普及后,南诏王把观音显化的故事请画师描成图卷,称为《南诏中兴画卷》,这幅珍贵的文物,如今还在,流落到日本的私人博物馆。后来的大理国也画过一幅长卷,称为《大理国梵像卷》,现存于台北故宫,为镇馆之宝。 

       鸡足山在明朝时逐渐成为苍洱乃至西南的佛教中心,而在之前,却是苍山,也称为灵鹫山,寺院林立,元人曾有诗云:叶榆三百八十寺,寺寺夜半皆鸣钟。《大理国梵像卷》中,西域十六国王皆来苍山朝拜佛教圣迹,尽管十六国王的礼佛缘起,脱胎于《华严经》。但彼时,大理国是西南乃至东南亚最强盛的帝国之一,举国崇佛,十帝出家为僧,朝野以礼佛为首务,战争很少,国祚延续三百多年,被后世誉为“妙香佛国”。

    3、

    三塔崇圣寺后,有条弹石路到3200米处,路面崎岖不平,这条路是政府修建苍山电视差转台的入山公路,还有一道高压电线拉到山顶,白雀寺坐落于2700米至2800米处应乐台的松林之中,寺后是玉带路的最北端入口,立起一道古色古香的石牌坊,年深日久,青苔已敷满石阶。

     如今的白雀寺有两院建筑,前院叫大梵天宫,是在原来斗姥阁的基础上修复起来的,规模不小,正殿供奉着女娲,斗姥,梵僧,西方三圣,伏羲,地母和白雀祖师,前面阁楼上佛台刚刚建成,准备供奉弥勒菩萨和韦陀将军。右前方盖起两层的楼房,有八九个房间,还没有装修,是以后修行人和香客住的地方。

      正殿右侧建有几间偏房,盖着蓝色的彩钢瓦,其中一间筑起两米见方的水池,一股泉水潺潺流出,修庙的杨福昌长老说:开挖地基时,当晚做了一个梦,说一条白龙从南天门下来,到这里给斗姥护法。第二天风雨大作,地面涌出一股清泉,长老和他的徒弟非常感动,专门修个水池,供奉起牌位,还在水池上盖起房屋。

     山路的另一边,离正殿百余米处,修起一间山神土地庙,还没有完工。

     后院是白雀寺的旧殿,离大梵天宫不远, 巍峨的大殿坐落在山势围成的宝座中央,彩画繁杂,却显得陈旧,看来已有很多年头,右边有雪山娘娘殿,厨房和杂物间,还修着个水能发电房,几块菜地里,种着豌豆和青菜。菜地左边,修着个山神庙,供着山神土地和龙王。

     大殿有两层,上层供奉着真武大帝、三清,瑶池金母。下层供着九天玄女,释迦牟尼佛、千手观音、地母等等。雪山殿供着雪山娘娘及随从,黑虎财神,以及文昌帝君,还有供奉着妙庄王,在这里已被当成本主神。

     满天神佛的图景,道、儒、释及本土原生信仰,水乳交融,让人眼花缭乱,不明究里。其实如果看到大梵天宫的照壁上写着的几个大字,就什么都明白了:三教同源民安康。

     在明朝之后,大理佛、道、儒三教在民间合流,与原生信仰融合在一起,甚至在剑川沙溪,有个村寺直接起名叫:三教寺,太上老君,佛陀,孔子供在一起,欢乐地接受村民的朝拜。

     但白雀寺又不是本主庙,所以直到现在还没有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宗教部门无法评判其属于道教还是佛教,因为在当下的中国,只有五大宗教受到国家政策的承认和保护,流传几千年且生生不息的民间信仰没有明晰的界定,所以诸如妈祖、关帝、猛将等等民间崇拜,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更何况又在区域化特征更为明显的白族地区。

    现实中很多佛教徒对民间信仰是持有非议的,甚至引用传教士诬蔑东方信仰体系为迷信的语言来排斥,其实这类人是目光短浅之辈,如果没有民间信仰作为外护,佛教和道教就失去了土壤,马上就会被一神教和拜物教消灭,尤其是在举国盲目崇拜西方的当下,无论是耶教或是其他,很多话不好说透,大家自己去体会。

    4、

        初遇白雀寺,是在去年,随一干兄弟姐妹登苍山中和峰,原计划从应乐峰到黄龙潭,从兰峰下山,沿着无为寺回古城,后来登顶后,被风雨所阻,只能沿着原路返回,黄昏时分,又累又饿,大雨中拜访白雀寺,认识了两位修庙的老人。

      吃过简单且可口的饭菜后,现年八十三岁的杨福昌长老和我攀谈起来,说起他修复白雀寺的过往,说是梦里受到观音菩萨的点化,才寻到应乐峰的山林深处,披荆斩棘修起殿堂,一呆就是二十二个春秋。而在之前,他已修过或参与护持过十二座寺院,海东太姥阁、观音庙、将军洞、中和寺、保和寺、无为寺、观音塘等等,从海东修到海西,是文革后首先恢复寺庙,在苍洱地区莲池会中有着巨大的号召力,一度还因为宣扬封建迷信坐过牢,出来后,继续修庙。在大理的山水和村落间,我遇到过几位因修庙坐牢的长者。特殊时代的特殊因缘,不必再去根究。即使再大的障碍,也无法浇灭那颗对神明的敬信皈从之心。

      杨长老是鸡足山高僧真实老和尚的皈依弟子,真实老和尚是北平人,据说是北平警察局的局长,深感宦海业重,便到五台山碧山寺出家,后来到鸡足山,精通密法,还是名医,大理和宾川一些现在混出点名头的中医都是他的弟子,真实老法师后来到楚雄狮子山正续寺,圆寂于上世纪90年代,近百岁高龄。我曾经在宾川拜读过一本老法师对《心经》开示的法本,融通三教,字字珠玑。

      杨长老所说的话,感触很深,我相信这些言语背后的因缘,那是一条神秘而清净的河流,虽然万法唯心所现,却在彼时此时,在万象森罗中,有各自的缘起,顺应各自的根器而显现。

      应众生的业力,佛菩萨以不同愿力而度化,尤其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亿化阎浮。

 

5、

   其实很多年前的梦中,我见过白雀寺,为此还去北方和江南寻觅过很久,没想到在苍山深处遇到。

   那一刻,是惊喜的。

    杨长老一见到我,就让我帮忙护持,把寺院修完,言语坚决。

    我很为难,知道其中有层层障碍,困难重重,不愿承担。

    后来又做了一个梦,山神在梦中,说希望我扶一把,醒来唏嘘不已。

    请教过几位颇有修行的大德后,他们一致劝我去,毕竟那里确实困难。

    考虑了一个月,便决定协助长老和他已60岁的徒弟,圆满他们的初心,了却我的前世之缘,

    当然还有很多人的。

     因为,我深信因果,也信梦。

     所以,便开始上山下山,常来常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边城瑞丽散记
后一篇:阿摩兄的点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