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圣山(五十):华藏洞拍摄图文记

标签:
杂谈 |
12月7日,农历冬月初二,大雪。
从边锤古城鹤庆到鸡足山山麓的佛教圣迹华藏洞,穿过盛产甘蔗的黄坪坝,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响起,冬天的高原村野,瞬间便苍凉起来。
11时20分,我们到达华藏洞。
在华藏洞,抬头就可以看到鸡足山楞严塔。
光明界大迦叶尊者道场,神秘庄严,
传说,龙树菩萨,于华藏洞龙潭以神通下到龙宫,取出《华严经》,广弘大乘教法,泽被苍生。
无著菩萨曾在鸡足山苦修,经过十二年艰苦卓绝的修行后,得见弥勒菩萨,亲受教导。
缘于二大士的悲愿和因缘,无数藏地僧俗千里迢迢来朝鸡足山,上华首门之前须到华藏洞朝拜,这个传统延续至今,千百年来未曾改变。
华藏洞周围天然五山围列,如尊胜宝塔,形成天然金刚曼陀罗坛城,经典曾记载,于此修行容易得佛陀加被、龙天护持,成就迅疾。
为瞻礼圣迹,鸡足山释子茅蓬苦行头陀见宽禅师,从木香坪行脚而来,来自岭南的沙弥师父普恩,舟车辗转,抵达这里。
两位师父来此庄严道场,示现佛法,缘起殊胜。
远追龙树无著二圣者,近现正法常住相,
佛陀教法正是这样:佛佛相续,祖祖传灯,得以常留娑婆,救度十方有情。
善哉,顶礼三宝,赞叹三宝。
http://s16/bmiddle/496021eex96dbe89bbfff&690
华藏洞对面的山,我在藏地做过“擦擦”佛塔,和山神似,就是这样的五座山,围成的一片空地。
有二十来户山民,世居这里,种植香料、枇杷、水稻,为来往的香客和信徒提供方便,守侯这片净土。
http://s2/bmiddle/496021eex96dbe03444a1&690
山腰下有茂密的树,有很多天然小石洞,常有修行人来闭关,村里的老人告诉我,在文革前,附近曾经有
三座寺院,不过都已经毁坏。
http://s6/bmiddle/496021eex96dbe821a195&690
残破的墙,枯草疯长,或许曾经住过一位止语的高僧,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与诸佛相应,
也曾默默地回向十方。
http://s1/bmiddle/496021eex96dbe8f73490&690
华藏洞,门口有棵大树,分成九条枝桠,也称九龙树。
http://s3/bmiddle/496021eex96dbe2874a52&690
洞口,村民修了现代水泥建筑,一道小门,可以进洞,还收点门票,10元一人。
洞里安了电灯,如果有游客进去,守门人就拉上电闸,灯光昏暗。
http://s5/bmiddle/496021eex96dbe0eb4854&690
洞口,很多地方镌刻着藏文经典,不过已经残破不堪,经历过文革浩劫,能留下来的已经不多。
因为留下来得石刻,华藏洞成为鹤庆县文保单位。
http://s6/bmiddle/496021eex96dbe1379d15&690
这也许是一句观音菩萨真言。
http://s12/bmiddle/496021eex96dbe156282b&690
洞内的塑像,华藏洞里,有佛菩萨、有仙、有孔子、还有民俗的宗教神祁,热热闹闹,
真是华藏世界,万象森罗。
http://s2/bmiddle/496021eex96dbe174b1c1&690
右边是诃梨帝母,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也许是准提菩萨。 我无法分辨清楚。
http://s9/bmiddle/496021eex96dbe1a269c8&690
洞里有千奇百怪的石钟乳,被藏地僧俗挂满了经幡和哈达。
http://s4/bmiddle/496021eex96dbe1d02dd3&690
光从洞口投射进来,这样的佛像,从里到外,有五六堂,有主尊,和配神。
大都是泥塑,最外面的是新塑的,和里面的相比,艺术价值不高,最内的两堂,据说是民国时候
的造像,文革没被破坏,保存下来。
http://s1/bmiddle/496021eex96dbe1eeca00&690
莲花座上,慈心济世。
http://s14/bmiddle/496021eex96dbe20d34cd&690
http://s4/bmiddle/496021eex96dbe21c8403&690
http://s12/bmiddle/496021eex96dbe23b079b&690
http://s4/bmiddle/496021eex96dbe2599223&690
http://s6/bmiddle/496021eex96dbe7d55b15&690
在华藏洞口,我们遇到一队来自西藏那曲草原的牧民,他们结伴来朝鸡足山,
先来朝这里,他们很虔诚地敬完香,完成千百年来不变的仪式后,就朝鸡足山而去。
藏族同胞们看到我们在拍纪录片,非常好奇地来围观,看着他们欣喜的模样,我心地突然生起一阵酸楚。
(图中汉人是我们纪录片的摄影师西川)
http://s7/bmiddle/496021eex96dbe87d40f6&690
洞下方一百米处的龙潭,水清而寒。
http://s3/bmiddle/496021eex96dbe8aaf53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