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所罗门王的指环:与鸟兽虫鱼的亲密对话【好书推介】

(2008-06-07 22:21:50)
标签:

所罗门王的指环

雁鹅

鸟兽

劳伦兹

娱乐

分类: 杂谈

希望会遇到像我一样喜欢这本书的朋友,我已经读过10遍以上,而且百读不厌 ....

http://photo13.hexun.com/p/2008/0607/209859/b_3F3004AA2B268D061510339AF7E68133.jpg

   我其实是在盛意难拂的情况下开始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本书的。它在我向一位朋友借书时被强力推荐,我的这位好朋友把手压在这本书的封面上,信誓旦旦地向我宣布:“我保证你会喜欢它!”

  我实在不忍心拒绝一位对阅读有着独特理解和广泛兴趣的朋友的自信,以我对阅读的经验和挑剔,我是不太相信一位自然科学家会有优美的文风的;另外“劳伦兹”这个听说是生物学家的作者在我的记忆里一片寂静,远不象达尔文、法布尔那样振聋发聩;并且,生物学也不在我目前爱好领域之内——那样的兴趣在我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渡时就已经渐渐淡化。到现在,除了对某些动物在褪毛去脏高温处理后的肌理组织尚有齿舌上的强烈研究兴趣外,剩下的,就仅仅停留在电视节目《探索》或《狂野周末》中的猎奇和刺激里了。

  可是后来我终于倚在床头翻阅这本科普读物时,竟然没能抑制住由阅读而产生的兴奋,忍不住给我的那位朋友打了个让我以后叫苦不叠的电话。当时我的那位朋友听了我的一些赞誉之词后骄傲而狡猾地说:“我介绍的文章当然不会差,你觉得呢?”言下之意要我表达一些什么,我就冲动地宣布:那我为它写篇文章吧!

  我的意思是要弥补最初所表现出来的怀疑和冷漠,实际上我并不是一个职业写手,但我一向自以为是地认为我的朋友对我写的文章会有兴趣,因为爱好相同的一些朋友大家会心照不宣地希望看到自己之外的作品。另外,原著的确以它优美的文笔、风趣的语言、严谨的态度吸引我入了迷。我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向我的那位朋友承诺要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读者。现在想起这件事来却让我记起前些日子的工作中与一位印刷厂的业务代表谈判时的情景:当时我在一再地强调我们公司所要求的工艺、时间、质量,那位仁兄胸有成竹地打断我的话:“您放心,没有金刚钻,我也不敢揽您这瓷器活呀”

  读完那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把双手搁在键盘上准备进入激情写作,可马上就发现手指头上并没有“金刚钻”,这让我叫苦不迭。为一部好书写书评的难处在于:原著象一座山矗立着,给你巨大的压力,它的完美你根本无法逾越,而对美好事物的敷衍了事无疑会造成良心谴责。我硬着头皮对着电脑打坐,拒绝参照原书的序以及扉页上的说明改写一通交差,因为那是一件相当无趣的事。

  说到“趣”倒让我想起王小波在为自己一部书写的序,其中说到:“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

  在此我坦白,首先,《所罗门王的指环》,从书名开始就吸引了我,这本书从标题开始就是有趣的——我现在这么写无疑和这篇文章的开头所写的:“我其实是在盛意难拂的情况下开始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本书的”相矛盾,我决定废掉开头,建议读者从现在开始阅读这篇似是而非的书评。——我去朋友家玩时决定借一些我不愿买但又想看的书用来谋杀以后随时出现的寂寞,当时看到摆在案头的这本书的封面,我的兴趣就象感到险境的眼镜蛇,一下了竖起了脖子。

  需要声明的是这与时下风靡世界的《指环王》没有太多联系,只是我恰巧知道“所罗门王的指环”的典故。这个典故最纯正的生世自然是跟《圣经》有关(这在书中的序言已经提到了)。

     但那是一本庄严肃穆的巨著,作为一个非教徒,我其实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读过它的一些有趣的章节。当时看到《所罗门王的指环》这个书名时,首先勾起的,是我记忆中更为亲切的《一千零一夜》,我一向认为,这是我少年时的阅读中最有趣的书籍之一。我现在还能记得山鲁佐德皇后娓娓道来的那些环环相扣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环扣是这样的:世上最有智慧最有财富、也是有最多妻妾的所罗门王还拥有一枚神奇的指环,戴上它就能通晓世间所有动物的语言。有一次,所罗门王与他的众多妻子在湖中嬉戏,不慎将那枚可爱的指环遗失(题外话:也许是他的主认为他拥有的太多了),被一条鱼吞进了肚子,后来自然是由那条成了语言学家的鱼引出另一串故事……

  而我愿意是另一条鱼,在希望着能引出《所罗门王的指环》这部书的“有趣”。实际上读完这本书后,我完全相信了作者劳伦兹是真的得到了那枚神奇指环,他把它戴在他可敬的思想上,为人类娓娓翻译动物们的奇谭怪论。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童话,很多读者小时候大概都听过“海力布”的故事:勤劳勇敢的海力布听得懂鸟的语言,有一次从鸟儿们那里预知了灾难,他把消息告诉了村民,人们得救了,他却变成了石头。不过劳伦兹可不是传说或童话里的传奇主人公,他与动物的谈话更象是我们与邻居的谈话,自然平实而风趣。他的传奇之处在于他能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用美文的语言叙述,作为一位科学家,他又对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力求严谨——

  劳伦兹,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奥地利人,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

  显然,他的严谨态度已由瑞典皇家科学院给出了最高评介。非常遗憾的是他的文采却鲜见有人提及,扼腕之余我只好在这里搜肠刮肚地发掘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赞美的词汇。

  我的那位朋友向我描述对作者的印象时只用了一句:“爱煞这个老头了!”

  这是劳伦兹行文的风格造成的。所谓文如其人,一个宽厚、幽默、整洁、慈祥、爱憎分明、知识渊博而又有点孩子气的老人,在你读完他的著作后仿佛就笑吟吟地衔着烟斗站在你面前,你不生“敬爱”之情都不行。

  在书中,为了研究那些动物,劳伦兹正式地扮演过狼的朋友、雁鹅的妈妈、穴乌(一种鸟类)的情人等等这样的角色,他还告诉你这是一些有趣但并不浪漫,而且有很多苦头要吃的事情。比如当穴乌的情人,必须忍受那只爱上你的穴乌往你嘴里喂一些由毛毛虫和唾液混合成的食物;当小雁鹅的妈妈则必须每隔几分钟就得学母雁鹅叫上两声,即使夜里也得这样。

  文中语言的令人着迷之处在于作者的优雅和风趣。例如环境的描述,读者如同亲眼看到自然界生机勃勃的多瑙河、覆盖长春藤的小山以及绿色的荒野和中世纪的古堡,完全是散文家的手笔。叙事也不是有板有眼地那样严肃,比如说到他们出发去研究地自然中的动物,劳伦兹这样写道:

  “如果不是因为有两个人都穿着游泳裤,而且一个人的肩上还挂着一架摄影机的话,你可能会以为这列队伍来自伊甸园呢!”;

  再如:“因此,我立刻就进行科学指导——包括躺在水边的软草上晒太阳”。

 劳伦兹无疑是一位诗意的科学家,在讲述定居在他家屋檐下的鸟类时,劳伦兹满怀深情地把那一章取名为《老家人》;说到研究一些人工很难饲养的动物的艰辛和执着了,那一章就叫《驯悍记》;而讲述远古时期胡狼和狼演变为家犬那一章,《盟约》则是他对犬的敬重态度的命名。最令人惊喜的是文中大量的插图,这让我想起了《小王子》,但那些即写实又趣味盎然的素描全部出自劳伦兹本人。

  总之《所罗门的指环》是一部充满了情感的严谨的科普著作。

    同样爱好《一千零一夜》的博尔赫斯(能和大文豪有同一爱好真是荣幸)在一篇谈到书籍的文章中曾说:“书籍是记忆与想象的延伸”,我以为,若是译成“书籍是大脑的延伸”也是可以的。这样,书籍就象是人类的触须,伸出去,感知智者的思想和另外的情感。作为自然科学家的劳伦兹也是人文科学的狂热爱好者。在《所罗门的指环》一书中,他在每一个章节都引用了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那些满溢着出类拔萃思想的头脑包括歌德、莎士比亚、吉卜林、杰克伦敦、柯尔律治、华兹华斯、布朗宁、丁尼生等等,显然劳伦兹是读过大量文学作品的。

 有许多人认为阅读文学作品是闲暇时间的消磨。而作为一个生活中充满了试验、观察、研究的自然科学研究者;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家,我不能想象他的日常生活会是闲暇的。其实读过也并不能说明什么,有口无心的阅读到处都有,我想读过并能心领神会地思考才算真正读过。劳伦兹旁征博引地将那些文学巨匠的诗句放在自己对自然科学的观察研究里,我想他是在证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一体性——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仍然是博尔赫斯,这位著名的文人在谈到读书时还有过这样的言论:“……我愿意把此当作秘密透露给诸位中的每一个人,而不是透露给大家,是透露给每一个人,因为大家这个概念是抽象的,而每一个人则是真实的。”我要原封不动地引用他的这段话,并把右手放在《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本书的封面上给以上这句话中的“秘密”加一个注疏:“我保证你会喜欢它的!”

    他的这些成就显然得益于他对于动物们发自内心的真感情。虽然听起来他的工作环境是让人羡慕的,在多瑙河边阿姆湖畔与活蹦乱跳的雁鹅为伍,这远比我们枯燥的对着瓶瓶罐罐和老鼠尸体的bench work有趣多了。但要常年累月的忍受一群可以在你家里自由进出翻箱倒柜搞破坏并且随地大小便的不速之客甚至是危险的动物时,一个不是如此真心热爱动物、热爱生活的人是无法保持这样的孩子气和诗人情怀的。

     劳伦兹一家显然都是好脾气,为了研究几只渡鸦、黄冠鹦鹉和戴帽猿的生活习性,但又不得不为他年幼的宝宝的安全担心时,他们会用一种“颠倒用笼法”,做一个反向的大笼子把他们的孩子关起来。正因为劳伦兹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甚至会有雄穴乌爱上了劳伦兹,然后殷勤的四处觅食,寻找一切机会将唾液和咬碎的小虫混成的烂糊喂到劳伦兹的嘴里,一如讨好一只雌穴乌。

     经由我转述的这些趣闻听起来味同嚼蜡,所以有兴趣的同学都不妨找来他的这些书读一读,了解一下其实我们总是称之为“狼狗”的家伙其实大多时候是豺狗,以及和平的化身鸽子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心地善良等等劳伦兹亲身经历的有趣故事。当然本来我是打算把劳伦兹作为一个完人的形象隆重推荐的,可惜仔细一查,劳伦兹也曾有过发不出paper的郁闷时期,甚至他曾经加入过纳粹支持优生政策(racial hygiene),并且在1942年到1944年在德国军队中充当军医,结果随军到达苏联时被俘,而在CV里有了四年的战俘经历。

     考虑到科学家并非圣贤,我们也不必执著,只要能学习到他“爱生活、爱动物”这一点就好。

    劳伦兹是动物行为研究的先驱,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为什么书名叫《所罗门王的指环》呢?劳伦兹说明:“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这事我也会,并且不需要魔戒的帮助。所罗门王可能是极聪明,也可能极笨,这点我不敢说。依我看来,需要用到魔戒才能和动物交谈,未免太逊色了一点。活泼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述说至美至真的故事。”请看不戴魔戒的劳伦兹,如何与鸟兽虫鱼亲密对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