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与天堂的约会》.从前世到今生
标签:
吴志伟大卫独夫旅游摄影约会尼泊尔 |
分类: 尼泊尔:与天堂的约会 |
《尼泊尔:与天堂的约会》“行摄的灵魂系列”
阳光灿烂的喜马拉雅山南麓,一朵洁白晶莹的莲花泛着神奇的蓝光,盛放在一个明镜般美丽碧绿的湖泊中。湖边挤满了从各地赶来膜拜的朝圣者。人们坚信,这朵美丽的莲花就是阿提菩萨(Adhi-Buddha)的化身。来自中国的高僧文殊菩萨(Manjushri)为了更加接近这一朵神祇的光华,就把智慧之剑切入谷壁,使得湖水流出,莲花顺水而下。水流完了,便现出一片宁静的河谷――加德满都河谷。
“加德满都”梵语的意思为“木寺城”,相传是由一棵独树搭建成的寺庙发展而成的。如今,这座独树寺庙仍在守望着这座城市和其子民。它以精美的建筑艺术、木石雕刻而成为尼泊尔古代文化的象征。
如果你走了100米还遇不到第二个寺庙,那么,你肯定不是在加德满都。“寺庙之城”是人们给这个古城的另外一个称呼:在面积不到7平方公里的市中心地带,佛塔、庙宇就有250多座,而全市的大小寺庙就有2000多座。
世俗的背包客天堂
即使飞机在半夜降落在加德满都几场,站在皇家尼泊尔航空公司飞机的舷梯上,这个被印度教主导的伟大小山国的特殊气味就扑面而来。事实上,绝大多数外国人进入尼泊尔的第一站,就是这个小山国的首都――加德满都(KATHMANDU)。一出机场,直接闯进眼睛的是尘土飞扬的马路上,跑着画满各种宗教故事图案的汽车;人们穿着中世纪风格的五彩服装悠闲地行走着,不紧不慢。
加德满都河谷的晨雾被喜马拉雅山火热赤裸的阳光驱散后,天空开始展示着妖艳的蓝色;在中世纪狭窄的街道上,一辆三轮车带着清脆的响铃从身后超越而过;转身躲避三轮车后抬头的瞬间,却发现就站在一间摆满尼泊尔古老工艺品的小商店;一张眉心点着丹红的、古铜色的、莲花般灿烂的笑脸迎了来,双手合掌,在低头鞠躬的瞬间,一串福音般的古老人类的声音传进耳朵:“纳玛斯喋!欢迎光临加德满都!”(NAMASTE! WELCOME TO KATHMANDU!)……不用半小时,很多人就会爱上了这个背靠喜马拉雅山、窝在加德满都河谷里的中世纪风格的城市。
于是,开始张大眼睛,搜索这一切过于灿烂的色彩,过于拥挤凌乱的建筑,却无法弄清楚,这些完全自由而不受控制与规划的一切,怎么就能同时散发出难以置信的迷人和神奇。魅力无穷的加德满都,令人试图寻找一把快速打开这个神秘古国的金钥匙。
如果你也是有类似这样的感觉,这个时候,建议你先放下肩膀上的背囊,找一个咖啡馆坐下,在电影《喜马拉雅》(HIMALAYAS)主题音乐的烘托下,整理一下兴奋无比的情绪。只要与咖啡馆的老板或者客人随便聊天10分钟,你就会发现,快速开启加德满都神秘的金钥匙是不存在的。人们会告诉你,没有一个礼拜的时间,你根本不可能领会这个古城无穷无尽的魅力――如果你不觉得加德满都无聊的话。
然而,作为一个尼泊尔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城市,加德满都也像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首都一样,迫不及待的建设高楼大厦,堵塞的交通和被汽车尾气过度污染的空气,会令人有些窒息。不过,只要在塞满汽车的大马路上转个弯,就能把身体溶入无处不在的中世纪小巷。走进那些充满万寿菊的寺庙、堆满红辣椒和稻谷的庭院、以及几百年几乎一成不变的狭小的手工作坊,这个城市无穷无尽的文化与艺术魅力,才开始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地填充你的脑海。
你一定惊讶,这个曾经被穿着蜡染衣服、寻求精神自由的嬉皮士“占领”的城市里,“主人”去哪里了?!怎么满街都是依着讲究、喜好优质咖啡的游客?时代的变迁,令这个“嬉皮士帝国”变成了国际背包客的乐园。即使战火蔓延,政局不稳定的因素长期干扰,但这里的人们依旧是一成不变的热情、好客,并保持高度乐观的自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