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盆村的由来
(2016-06-25 12:44:43)
标签:
金盆村乡村旅游文化之花 |
(题记:金盆村是我的老家,这次办乡村旅游,观赏荷花,吃土菜,摘莲蓬。六月二十六相约金盆。他们造外在景观,我则负责人文景观。于是,我在记忆中笔录,在交谈中获取。没想到我们村还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岳阳日报将这些故事登出来,也还对得住观众。荷美荷乐,美乐金盆!你想不想携手金盆?)
金盆村的由来
从前,架上金盆是一个半岛,岛上住着几户人家。王家老俩口依土丘而居。他家门口有一口堰,丘上养鸡,堰中喂养鹅鸭。虽说清贫度日,但他们却乐善好施。那时候兵荒马乱,洪水泛滥,因此难民多,乞讨多。有一天,门口来了几十个乞丐,向王家讨饭吃,讨酒喝。两老口热情招待,给饭给菜给酒。乞丐走后,丢下根乞讨棍。随后,洪水来袭淹没池塘。洞庭湖的鱼翻涌着进入堰里。更有稀奇事,几十个癞蛤蟆口里含着一个盆子进入堰中。王老头用乞讨棍拨来,见是一个黄色盆子,盆里有淤泥,洗净后用以喂食鸡鸭鹅。谁知那鸡鸭鹅在金盆吃食后,长得特快,生的蛋特大。两老口便将稻谷子撒进去喂,谁知生出一盆稻谷。见是宝盆,他又将钱丢进去,结果生出一盆钱来。王家有此宝盆,真的富裕了,他更加崇善积德,帮助救济穷困户,帮助外来户安家,请私塾先生教育孩子,半岛上人丁越来越多。其时,朱洪武打下江山后,在南京修长城,总是塌陷,修不起来。捐资修长城的沈万三下令在全国征宝物镇邪。听说半岛上有宝盆,便写上“借上金盆一用”。说也奇怪,宝盆到南京城里后,金光四射,城墙下的怪物见光而逃,明长城也就修起来了,至今巍然屹立。但那宝盆却是有借无还,半岛上的农夫渔夫便在堰边放一个架子,放一个铜盆,并将村庄谐音为架上金盆。后来整个村子就以金盆命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