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的石头
(2012-06-11 17:47:35)
标签:
赵州桥石头文化美丑旅游 |
河北石家庄是一个严重缺水的省会城市,但这里却有与水有关的举世闻名的赵州桥。
到中原第一站,想看的就是赵州桥。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读到过一篇课文:赵州桥。说是历千年而不倒。这让我很纳闷:现在修的钢筋大桥,说倒就倒,为何古人没有钢筋水泥修的石拱桥却可历千年风雨?我想看看李春是怎么修的桥?
直奔赵州桥。门票也是出奇的贵,虽说有学生买单,我还是愤愤不平:不就是一座石桥吗?哪里都有,你又没出力,为何定价那么高?旅游门票昂贵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只见涨不见跌。
第二个让我不爽的是,景区也在搞规模化建设。官员们在搞政绩工程,在搞面子工程。为一座桥而大兴土木,看起来是在发展旅游产业,实际上是在毁旅游景点。果不然,来到赵州桥,虽说看到的是神桥,但却是全新的桥。看不到古代的桥,看的是替身的现代桥,心里不是滋味。我站在桥下,手摸崭新的石头,有莫名的郁闷。
第三个让我不爽的是,哪里有什么河的影子?桥下也没有什么水,好象是一条水沟,而且是一条臭水沟,从上面来的水,散发出恶臭。在那里做事的人都戴着口罩,旅游者闻臭而跑。这真是大跌眼镜,千古闻名的桥下,成为排污处,真亏他们还好意思收钱!你们要搞工程,先把桥下的水搞清,不然,有谁会再来?
旧桥不在,原来赵州桥的石头被搬进博物馆藏起来了。我是弄不明白,这些隋朝的石头、宋、元、明、清的石头,让其一模一样安放在原地,比什么都好。而现在放在馆里,我们看到的是零散的石头,零散的石头对于桥而言,必须连成一体才有意义才有价值。否则,那石头什么都不是。在桥上的石头,是有文化的,闲置在一边的石头虽说有历史,但放在博物馆里反而没文化。我感到,今人活活将有生命的赵州桥毁灭,将有文化的赵州桥蹂躏。这是赵州桥的不幸。
没有文化的感觉在进景区时我就感到了,因为那一副门联连平仄都不将究。随后,我又看书法作品。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张玉鳯也为赵州桥题词:珍品。落款是七八年,与任建新并列。那石头上刻有这个女人的字,我大感意外。一问本地人,他们根本不知道。同事听我说,也跑去看,结果是没有看到。一个私人秘书,字也不这么样,却可留下:“墨宝”,这是顶有趣的事。不以字留字,而以人留字,这是我们的特色。我想起好多题字的长廊,有许多高官首长已入牢狱,那石头上的字不但在丢题写者的丑,也在丢抬轿者的丑。
看起来什么都没有的石头,一旦烙上人的痕迹,就会有文化有生命,只是有的很丑,有的很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