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大陆1990年版《封神榜》狂——死亡篇之一(网友:lingyunwww)

(2008-04-01 15:11:53)
标签:

封神榜

1990年

死亡

情感

分类: 网友美文
一:哪吒
他不过是个七岁顽童,他不过是天气太热去九龙湾洗个澡,他不过是兴致勃勃拿混天凌在水里搅着玩,他哪里知道龙宫竟会天旋地转。
       
于是,引来了巡海夜叉李艮,如现代城管一般挑衅一个可爱的正在玩耍的娃娃,动手吧,又打不过,白白送了命,还是一位正神。
       
于是,又来了东海龙王的三太子,身分还真不低。小哪吒哪管你什么三太子,要打架,奉陪,看你东海龙王三太子厉害还是我陈塘关李靖三公子厉害。不想,三五下,竟现了原形,还被抽了筋。死得够可怜,也够窝囊。
       
四海龙王声讨李靖,要他交出凶犯哪吒,否则便水漫陈塘关。李靖本就不甚喜欢这个妖怪一般害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生下的肉球,闯了祸,更是咬牙切齿,竟不念一丝骨肉情份,俨然一位终级正义的守护者。
       
可怜小哪吒,抽了龙筋本要为父亲束甲,却被父亲迫不及待地要交出去受死。唉,罢了,不得他的欢心,不得他的爱护,不得他的亲情。
       
哪吒说一人做事一人当,为何要给陈塘关带来灾难?便一刀在手,削骨还父,割肉还母。
       
他的血流在地上,我的血流在心里。
       
死则死矣,为何要这等惨烈?活着的时候风风光光,桀骜不驯,死了也要这样惊天动地,泣鬼悲神。
       
我屏幕前的第一滴眼泪,流给了哪吒,我敬佩这七岁小童的骄傲,他的担当,他的凄绝。

网友补充评论
哪吒还是幸运地,至少他到最后仍是一家人团聚。
       
那些在商周之战中无辜牺牲的战士和年轻修道者们,他们正当风华正茂,青春年华,本是该享受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却要为了一个师长们宣扬的不知是否真实的天命,抛弃家庭亲友,甚至泯灭良知和尊严,到战场上杀人或被人杀,而且在所谓“天命”的支配下,根本得不到一个公道的命运,既使你再善良再无奈,一旦有违天命,便要死无葬身之地,根本没有道理可讲。既使他们死后能位列神职,长生不死,那失去的一切又会再回来吗?他们所受到的不公正对待,那些伤痛,又能愈合吗?封神真的就能让那些无辜的冤魂安息吗?原始老子这些高高在上的上等神仙,真就能那么心安理得,当然一切都没发生过吗?

二:伯邑考
 一别西岐到此间,曾言不必渡江关。 
 只知进宫朝昏主,莫解迎君有犯颜。 
 年少忠良空惨切,泪多时雨只潸潸。 
游魂一点归何处,青史名标是等闲。
      
对于这位西伯侯的大公子,除了有点傻,我真挑不出什么毛病。青年俊杰,家世显赫,一表人才,翩翩风度,治国有方。。。。。。
       
西伯侯临去朝歌,已知自己有七年劫难,便把国事交给伯邑考,再三叮嘱不要去朝歌,自己灾满定会归来。
       
朝歌来了许多难民,他的心揪紧了,父亲年事已高,在朝歌受难,作为长子岂能安心?不顾大家相劝,决心去觐见纣王,用宝物和诚心赎回父亲。
       
临行前夜,他抚琴解忧,琴声凄切,母亲便感不详,给他戴上祖传宝玉,希望护佑他平安归来。
       
姬发送行。伯邑考身着白衣,一袭黄袍,玉树临风。把酒辞别。那一幕我怎能忘?片头曲的经典画面,亦是兄弟二人的永别。
       
去见了比干,希望能得到这位忠良王叔的相助。虽然有旷世奇宝,比干仍要他千万小心。
       
去见了父亲,父子相拥而泣,又责怪:“孩子你不该来啊!”
       
确实是好宝贝!七香车,人坐其上,欲东则东,欲西则西;醒酒毡,酒醉之人卧于其上,立刻醒酒;白面猿猴,通音律,擅三百小曲。
       
纣王其实是个实在人,见他如此孝心,也就想放他父子回去。
       
可那美妖妲己见邑考英姿,竟动了春心,便要他抚琴,说在冀州时就知西岐伯邑考擅通音律。可不是,若非女娲用计,这真妲己和伯邑考还真是天设的一对鸳鸯。抚了琴,还要伯邑考教她,这样就可以天天为大王弹琴了。多么美丽的谎言!
       
她百般勾引,伯邑考竟如铁石一般不为所动,那情景像极了被众女妖、女王、公主逼婚的唐僧。这等败坏伦理的事,他是做不出的。
       
妲己说他不好好教,纣王欲杀之,妲己不舍,要试试宝物。七香车和醒酒毡都被施法,不灵了,只有白面猿猴随着琴声翻跟头,逗得纣王和妲己发笑。可那白面猴到底有灵性,竟看出那张妖媚的狐狸脸,便跳过去捉,冒犯了妲己。
       
勾引不成,气急败坏的妲己,反咬一口,说伯邑考对他非礼。纣王要杀头,妲己说要剁成肉饼给姬昌,他不是能掐会算吗,他不是大贤大德吗?看他怎么办!
       
伯邑考,被剁成了肉饼。不知第一刀砍在哪里,不知第二刀砍在哪里,不知是第几刀他才死去?那个情景,我从来也不敢想。但封神中我至今不敢看的最最恐怖镜头,就是后来文王临终那个梦,伯邑考说完话突然就全身流血。他,就是这样死的吧!

三:姜王后
这位美丽端庄的贤后,是我见过的最像王后的女子之一。她有坐拥百镇的父亲东伯侯,她有作为帝王的丈夫,她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她把后宫治理的德馨品香。
       
其实纣王是爱她的,他们是多美满的一家,妻贤子孝,虽为一国之君,也不乏平常人家的欢乐,她会给丈夫绣鸳鸯,纣王也会和孩子们下棋。
       
妲己进宫了,姜王后还宽慰黄妃杨妃不要多虑,她知道苏护之女会是个贤德的女子。
       
纣王与妲己夜夜笙歌,不理朝政,她作为后宫之主,不得不管了,便斥责妲己,不许她歌舞。
       
她得罪了那个美丽的妖精。当然,就算不得罪,早晚也会对自己下手的。她被诬陷和父亲里应外合要夺权。多么荒唐!而且简直就是对姜氏一门的极度的侮辱!她当然不会承认。
       
她被送到西宫黄妃那里审问,黄妃怜她,要她招了再想办法,否则就会被剜去一只眼睛。她不肯,就算死,也不会侮辱家门,也不会抛弃名节。
       
她真被剜去一只眼睛。当纣王看到那颗盛在盘里的结发妻子的眼睛时,也不忍了,也心疼了,也迟疑了,也后悔了。但他骑虎难下,加上美人迷惑,下令如再不招,便炮烙双手。
       
她躺在西宫,失去了一只眼睛,疼,心里更疼,她想不通为何丈夫会对她下如此毒手。她没有选择,死也不会承认自己没有做过的事。
      
 她被炮烙了双手,肉焦骨枯。她对儿子们说是妲己害的,要报仇。
       
一代贤后,香消玉殒。若干年后,她的坟墓,依然香火不断。

四:比干
山有恨,水有恨,痛那一片真情;天含冤,地含冤,哭那一个梦魂。失落了那颗心,那颗赤诚的心,再也无法去找寻,何处去,何处去,找寻?何处去找寻?
       
他是封神里我喜欢的帅老头,是当朝重臣,是纣王的王叔,是一位正直的贤臣。他的头发不长,单眼皮,个子很高,很瘦,有点玉树临风,要是换一身打扮,肯定是仙风道骨。他总是帮人忙,比如姜子牙,比如伯邑考,比如两位小王子,比如梅伯、杜元铣,比如姬昌,比如商容老丞相。。。。。。
       
在闻太师不在的日子,朝歌文有比干,武有黄飞虎。守卫着成汤六百年江山,看护着纣王这个让他操心的孩子。
       
鹿台建好了。他酒量好,纣王和妲己要他做各位神仙的陪酒官,他不想去那个耗费民脂民膏的地方,可是没办法。可是,那些从天而降的神仙怎么一身臊臭?酒过三巡,借着月光,他看到了那一条条狐狸尾巴,莫非“狐狸尾巴露出来”就是从这里来的?妲己见他神情,忙喝下去了。
       
他找到武成王,这个得力的伙伴,告诉他情况,二人便开始行动,跟随群妖找到了轩辕洞,一把火把小狐狸烧光,还用狐皮作了件披风送给纣王,杀杀妲己的威风。
       
他加速了妲己对他下手的日程,终于,在进了宫的胡喜媚的配合下,妲己演了一场美人急症戏,他的七巧玲珑心,要成为救活妲己的药饵。
       
知道他位极人臣,喜媚还故意说“只怕此人大王舍不得”,纣王啊,晕晕乎乎傻了吧叽缺心少肺地竟然说他是王叔,是亲戚,借一片心无妨!
       
传御官催了几次,他知道大祸将至,请来武成王商议。临行前,他忽然想起姜子牙送他的可以救他于危难的灵符。
       
纣王已经无可救药了,他慷慨陈词,悲愤交加,我记得他的话“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亡,江山亡!”他不要别人动手,自己把心掏出来,颤微微地交给了纣王。那一刻,他面无血色,苍白如纸。
       
他出来,失了魂魄一般。遇到哭亡夫的女子,他不能帮忙,被骂无心,他心疼;遇到崴脚女孩,他不能背,被骂无心,他心疼;他遇到卖无心菜的妇人,终于惹不住问“菜无心能吃,人无心能活吗?”妇人说人无心则死,于是,他吐血而忙。
       
王叔啊,子牙说过不要理睬女子,你为何不听啊?你不知那几个女子是妖精要要你命的吗?王叔啊!我怎能忘记武成王他们骑马追来时你倒在地上的红血黄土啊!武成王,你们骑马,怎么就追不上步行的王叔啊!
       
葬礼时,红漫漫一片。闻太师回来了,一问是比干王叔的葬礼,太师痛不欲生。闻太师啊,你怎么不早来一天啊?

五:鸣玉
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她?封神中一个以最直观的形式向我们展现最残忍一幕的女子。

她就是姜王后的侍女。
       
朝歌宫女的打扮,是我很喜欢的,长长的秀发直披下来,头上戴个花环,浅色衣裙,简单,但是飘逸,没有封建时代侍女的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完全是《诗经》中远古、质朴、野性、浪漫的在水一方的佳人。相比之下,西岐的宫女就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了,梳两条辫子,穿裤子,一看就是丫环样。
       
侍奉王后的女孩,应该是宫女中的佼佼者吧。她应该是美丽的、聪明的、善良的、明事理的、有情有义的,每日照顾王后生活起居,那是她最大的满足。
       
忽然有一天,她的生活不复从前了,姜王后被陷害了。那恐怖的一幕像梦魇一样挥之不去,她害怕、恐惧,无尽的悲痛。她不明白,母仪天下的王后,也可以说杀就杀的吗?
       
那个妖媚的女子成了新王后,更加肆无忌惮,每日迷惑大王歌舞酒肉,害忠良,造酷刑,心肠如蛇蝎般狠毒。
       
她每日都在思念她曾经的主人,一想就哭,抑制不住的眼泪。她进宫时,不过十来岁,家里穷,父母便把她送入宫中,姜王后选中了她,把她留在身边,给她取名“鸣玉”,王后教她宫中的规矩,教她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她也把王后当成最亲的人,她在宫中唯一的依靠。
       
现在,王后惨死,自己却活着。因为思念姜王后,已经被新王后斥责过几次,可是她如何能取代姜王后在心中的位置啊!
       
终于,魔爪伸过来了。摘星楼下建了虿盆,里面是数以百计的毒蛇,狰狞的纠缠在一起,据说是为了惩治不听话的宫人的。她打了个冷战,甚至不敢向下多看一眼。
       
她被扔下去了,像一朵被狂风吹落的杏花,那声惨叫,划破了朝歌的上空,直冲云霄。
       
一位妙龄女子被密密麻麻的毒蛇啃噬。从此,后宫再不闻思念姜王后的声音。
       
鸣玉——虿盆。让我们记住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