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飞雪春天榆钱饭新疆原创 |
分类: 『心灵寻踪』 |
http://s5/mw690/495c256ftdd4bda2d1834&690
(P1↑2012年8月22日,拍摄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农场)
想念的味道,对于不同思想观的人,这味道存在着天壤之别,乐观派呢,是甜多于苦,于消极派呢,正好相反,却是苦多于甜。而我们缩小范围来说,对于美食,想念的味道,一定都是甜的。尤其是我们想念着妈妈做的饭菜,从童年开始,到少年,青年,中年,无论多大,在妈妈的心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我想每一个人,印象中都会有一道妈妈做的自己最喜欢一道菜。妈妈的味道,就是饭菜的味道。每当饥肠辘辘的回家,妈妈总会在第一时间,如变魔术般,变出一盘菜,大快朵颐。
我们每一个人,之于童话的记忆,大多源于对于美食的记忆,一颗糖果,一盘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小菜,一盘小吃,一盘甜点。这里都有妈妈那浓浓的爱意,所以,我们才会有那样深的记忆。
初春,北京的街头,迎春花儿,银翘花儿,次第开放;草儿,树儿,嫩绿,嫩绿的,这些都是春天的元素,希望的活力。沐浴在春光中,轻轻地呼吸着春天淡淡的青草香味,思绪也远远地飘向了大西北——新疆,蓝天,白云,碧绿,碧绿的草儿,茂盛生长;那榆钱树,也旺盛的抽长着绿叶,结着满枝,满枝的榆钱儿。
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因其外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又由于它是“余钱”的谐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钱可有“余钱”的说法。当春风吹来第一缕绿色,金黄的榆钱就一串串地缀满了枝头,人们会趁鲜嫩采摘下来,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全国中草药汇编》有这样的记载:“安神健脾。治神经衰弱。”唐代诗人施肩吾,在《戏咏榆荚》中曾经写到:“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宋代的词人苏轼,在《榆》中吟咏到:“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及居幽囚中,亦复见此木。”可见,榆钱儿,如此的深入人心,深入平常百姓中。
春天,草儿绿了,花儿开了,榆钱也如美丽的花儿般,簇拥着,一朵儿,一朵儿,相互拥挤着,它们其实也是这榆树的花儿,只是这朵花儿,我们可以吃的。拨着一树枝儿,摘一朵儿榆钱,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很好吃;有贪多的,摘一大把,整个放进嘴里,吃一个满口香。只是摘时,小心不要把那些也贪吃榆钱的小虫子,吃进嘴里。
那时候,不用担心这榆钱不干净,在这个大自然的天然氧库里,这榆钱再干净不过了。不用担心。每天榆钱树“上市”时,可以摘了榆钱,做榆钱饭,这一道美味,也不比鸡鸭鱼肉味道差了。
印象中,在家中院落里,有一棵榆树,每逢春天时,满树的榆钱,看着人心里暖暖的,作为家乡味的美食,一直就想着这个味道。而离着这榆树不远的院里,就有一棵杏树,这杏儿属于早杏,每到夏天,总是最先成熟的,树虽然不大,但枝繁叶茂,炎热的夏天时,在树下搭个小木床,有时候晚上也会在这里休息,凉风习习,别提有多舒服。
从中学,到高中,一直在县城住校,每逢周末回家时,只要是在春天,有榆钱的时候,妈妈总会在第一时间,搬个小梯子,做起我最喜欢的榆钱饭。那个过程,一直深深地印在心中,一直没有忘记。
摘满满一盘的榆钱,再放在一个筐里筛一下,把里面的小末儿,过滤干净了。直接用清水漂洗一下,待水干一些之后,掺一部分面粉,然后放在蒸笼上蒸熟。再用油,放些葱花,炒一下,这时候,吃起来,最为美味,有榆钱的清香味,还有当地特有的那个清油的清香,吃起来,真是人间美味。
2012年8月,当我回新疆,参加小弟的婚礼,回北京时,二姐夫家里冰冻了一大包的榆钱,他们知道我爱吃,就热情的送给我,好在是坐飞机,单程不超过四个小时,到家,再冰冻在冰箱里,每当想家时,就会拿出榆钱儿,与其他配菜,一起炒一下,美美地吃一顿。
那清香的味道,亦如从前。轻轻地,嗅着饭香,思绪也远远地飘向了大西北——新疆,蓝天,白云,碧绿,碧绿的草儿,茂盛生长;那榆钱树,也旺盛的抽长着绿叶,结着满枝,满枝的榆钱儿,那个记忆中永远美丽的地儿,那个永远美丽的、我的故乡。
2013年4月15日,下午15:30,初稿;
2013年5月22日,下午16:35,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