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句--段--篇”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流程,句子处于字词和段篇教学之间,它既是字词教学的升华,又是段篇教学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认真进行句子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增长知识,乃至于运用语言进行表达,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句的教学(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
1.第一学段起要清楚句子的概念。(不讲术语)
“呼,呼,呼风姑娘去送信。”
2.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
3.含义深刻的句子。(蕴含中心)
“在人生的路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人‘鱼’。”
4.表情达意关键句子(蕴含中心)
“亲王,你成为亲王,只不过因为你的出身而已,而我却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5.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
6.了解掌握四种句型。(造补仿句)
7.开头、结尾的点题句
(最后归结到理解后的读上)
主要是这些句子在课文里面描写的是事物的基本属性、特征的句子,表达了深刻含义、思想和情感的句子、能够把上下文很好的联系在一起表达某个重要意思的句子。
除了一些陈述事实、介绍事务基本属性的句子外,一些在课文意思和情感表达中期特殊作用(强调)的、运用了修辞守法的句子、复句,需要我们作为关键句子来处理。在小学阶段,修辞、复句知识和名称,一般不做“掌握”要求,教学目标的程度把握,只需要“理解和体会”了在文中的一丝、表达方面所起的作用就可以了。比如“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样的夸张的手法,不必要去讲夸张,只需要体会这样的写法强调了“鱼实在太多了”,建立起这样的形象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教学很方便,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这叫什么修辞手法,但是,不讲只是特点,不能把能否判断这个句子是什么修辞手法作为目标。关键的是理解体会,遇到类似的句子,能够去体会。
谈到句子教学的目标,还包括标点符号的学习。标点符号的学习,要结合句子的理解,来引导学生认识标点,同时,体会标点符号的与其合作起的作用,标点符号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
句子教学,在不同年级也有不同要求。低年级,长句子,表达事务特征属性的句子,要求读懂词语的意思,能够断句、读通顺,能够读懂句子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低年级的基本要求是能够读懂句子的意思。低年级,难懂的句子主要学会想象来进行。
中年级,能够抓住关键的句子来理解事物的基本属性特征,句子所起的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强调的意思、深刻的意思,需要教师指导者进行,但不做能力要求。
高年级,把理解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深刻的含义作为目标要求来抓培养和落实。关于理解词语和句子,经历和体会过程,形成关于“自己是如何理解的”这样的过程体验,也是教学目标之一。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提问题,要答案。而忽略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也是目标,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在指导学生学习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过程中,使学生“亲身经历、强化过程中的体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