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情绪低落 |
分类: 高考指导 |
杨老师:
您好!我有一个18岁的女儿,近两个月发现她情绪波动大,表现为有时情绪很低落,甚至默默流泪。开始认为她是学习压力大引起的,昨天又是情绪低落,后来竟一个人在房里失声痛哭,经我们再三询问,她说出内心的苦闷是因为她有强烈的欲望想当一名演员,但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所以非常伤心,想放弃这种想法,可是却不行,而是时时搅扰她,使她有时无法集中精力在学业上,这使得她非常恨自己,痛苦异常。平时她也还正常,看到笑话什么的也会哈哈大笑,在学校也都表现正常,只是有时会情绪异常。我想知道她这种情况是不是属于忧郁症?是否需要治疗,如果她拒绝看医生怎么办?我们家长应该做些什么?谢谢您! ——热望
热望女士/先生:
您好!根据您女儿的情况,我认为她不是什么忧郁症,而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所引发的情绪波动。从您信中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您对女儿已经作了很好的心理疏导,让孩子正确表达了不良的情绪困扰,我相信您也一定给予了孩子足够的理解、关注和关爱,同时也相信您的孩子会很快阳光、快乐起来的。
俗话说“十八岁的花季”,花季一样的年龄,充满着各色花一样幻想和希望,其实对于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讲是很正常的。虽然各色花一样的幻想和希望对于花季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讲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还有必要让孩子明白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也就是说我们想怎么样是一回事,事实是怎么样又是另一回事。比如,我想成为一个歌唱家,但是我五音不全,唱起歌来把别人觉得是遭罪;再如,您的女儿想成为一个演员,但是有没有表演天赋;……。让孩子懂得基于现实的理想才是真正的理想,才是值得追求的理想,教育和引导孩子对自身的优缺点做一个客观而全面地分析,然后让其摆正心态,把握自己的优点或长处,而设计自己的理想,同时教育和引导孩子让其清楚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过程去逼近自己的理想。当然也要让孩子明白努力和勤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要条件。也就是不付出绝没有回报,付出了也有可能失败,让孩子要有这样的心里准备,以免在遇到挫折时及时调整自己的身心,健康、阳光的追求和享受平平淡淡的快乐。
以上仅是本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您的朋友杨永龙敬请您批评参考!
杨老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回复我,我还有些问题想向您请教:
1,根据我们对她的观察,平时学习不是很紧张的情况下,她还是挺正常的,有时还很幽默,但学习紧张时,比如要考试了,她就很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由此我们在想是不是还是因为学习压力大造成的?而她自己却无意识地夸大了她的想作演员对她的影响?
3,以前她情绪不好时,哭一下,发泄一下,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但这次虽然说出了内心的苦闷,按理应该释放了一些吧,可是已经三天了,她的情绪还是不太好,也不愿意说什么话,并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在学校时还好),所以我们很担心也很焦急,担心她长时间在这种情绪下会出问题,她昨天还说觉得活着没意思。我们也很想多开导她一些,但又怕她听不进去或情绪更差,所以轻易也不敢挑起这些话题,有时真是觉得自己作为父母很失败,不知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给我们?再次谢谢您! ——热望
热望女士/先生:
您好!从您所提供的第一方面的情况来看,您的女儿的情况可能是学习过度或过度疲劳而引起的悲观淡漠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抑制占优势,心绪低落悲观,自我感觉软弱无力、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缺乏信心,做事优柔寡断,甚至不想参加考试。从心理上的原因来看,一方面是学习过度或过度疲劳在作祟,另一方面在很大可能上是您女儿对考试的不利方面想得太多,又缺乏解决这些不利因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她可能还缺乏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针对这种情况,父母首先要传达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让孩子把自己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多听少说,尽量避免“必须”、“一定”之类的词语),使您与孩子共同分担压力,进而帮助孩子减轻因学习过度或过度疲劳带来的压抑感。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惧怕和阻止孩子放声大哭的行为,这是因为放声大哭可以使孩子达到宣泄心理不良,清醒大脑,慰籍心灵的目的。在这方面您已经作了很好的工作。其次,引导孩子进行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这样可以让孩子多一份现实,少一份幻想,踏实的对待学习和考试,进而达到解除心理顾虑的目的。第三,引导和鼓励孩子与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同学结交朋友,并以他们为榜样而进行自我修正或改造。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同学一般都具有乐观、信心十足、不怕失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您的女儿一方面可以通过与他们多多交流和谈话,体会那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可以以他们为榜样在模仿和暗暗地向他们学习,通过行为的改变进而达到影响心智和改变悲观淡漠心理状态的目的。第四,教育和引导孩子有意识克制不良心理活动,使心理活动向良好的方向转化。您的女儿在学习紧张或邻近考试的时候出现情绪低落,其实这是不良的心理活动在起主导作用,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加速思想转变,克服不良心理活动的出现,比如当她心里一冒出恐惧、烦躁、悲观等不良心思时,便有意识将其克制,或通过转移注意力(看搞笑片、听相声、参加体育活动等)把它淡化。因为这种克制或转移注意力带有强制性,开始几天困难较大,反复坚持练习才可渐入佳境,关键是要让这种克制或转移注意力形成一种习惯。第五,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某些失败和失意是正常的,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分数上,尽量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生活创造情趣,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要放松紧绷的神经,体验到生活学习的精彩!第六,教育和引导孩子给过去的失败归因。即过去失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知识不牢,反应不快、心里急躁、身体不适、外人干扰……。对过去失败正确归因,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过去的失败,丢掉模糊不清的担忧、摆脱失败阴影,让孩子把心理活动与客观事联系起来、总结经验教训,走向成功。
从您所提供的第二方面的情况来看,您说孩子“这段时间她花不少时间在看电视剧,(主要看搞笑片)不知是不是在逃避学业带来的压力”,我认为“逃避学业带来的压力”之说欠妥,因为看搞笑片是一种调节压力和转移注意力的积极方式。既然孩子在自我主动克制不良心理和转移注意力来调节自己,那么我们做父母的就没有必要再为她担心和“放气”,比如,您说“我们也曾考虑过要不要让她休学一年”,在此我要问您让孩子休学的理由是什么呢?神经衰弱,学习跟不上进度还是只要学习就出现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头痛头晕等?如果不是以上的情况,那么为何让女儿休学呢?其实在这个时候“让孩子早一点面对困难和挫折,遇到挫折之后指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同时鼓励孩子主动去寻求走出挫折的途径和方法,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中发展、成长和成熟”将是我们做父母重点要注意的东西。
您所提到的第三方面的问题,除了对孩子必要的开导之外,重要的是带领或鼓励孩子走出家门进行人际交往、参加文体活动,要尽情让孩子放松,以减轻心理紧张度。同时要尽量为孩子创造一种和谐、轻松、愉悦、安静的家庭氛围,不要用言语刺激孩子,给予积极暗示:你行,一定行!让孩子充满自信地去学习与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