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欺骗爸妈说已经找到了工作,大家认为怎样?”名牌高校应届毕业生刘莉(化名)迟迟未能找到工作,为让父母宽心,她忍痛撒下美丽的谎言,并在网上发帖征求大家意见。大多数学生表示“为人子女,孝字为先,有必要撒一次善意的谎!”也有同学担心露马脚后,父母会更忧虑。而被访家长则坚决反对,他们表示这样的谎言只会让孩子压力更大,有事情应该说出来跟家人一起商量。
虽然学生和家长立场不同,看法不一,但令人感动的是,善意的谎言包裹着的是拳拳孝心,家长的反对满含着舔犊之爱,学生的担心显现了理解与关注,而所有这些,都没有脱离孝道和关爱这一和谐的主题。
《论语》中记载,子游问孔子何为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大意是说,现在许多人认为,孝顺就是能赡养父母。但是如果不尊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不同呢?可惜的是,有许多人就用自己的行动,印证着圣人古语的现实性。我曾发现这种现象,子女自己在高档社区住着新房子,将年老的父母留在城郊破旧的老屋里,甚至宁可出钱请了保姆照顾父母,也不愿意让父母与自己同住。表面上看来,他们没有放弃对老人的赡养,但是他们放弃了对老人的尊重,这能说是孝顺吗?更何况就连像饲养狗马那样去赡养父母,都还有许多人没有做到,就不只是不尊重不孝敬的问题了,而是丧尽天良的人性堕落。所以,是否孝敬父母,富有与贫困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而取决于是否拥有尊重、孝敬父母的心。
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在中国,是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又赡养乙代”。这种关系所体现出的孝与爱,保证了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因此,从社会本质来讲,孝是一个代际互报的关系。刘莉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是为了老人的安心,为了劝说年过五旬的父亲不再过度操劳,终于扯下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刘莉虽然还没有孝敬老人的所需要的工作、收入,然而她的“欺骗”,却分明地让我们看到,她拥有一颗感恩图报的心,这种欺骗正是她对老人的一种尊重和关爱,也是代际互报的一种表现,因此,这种用心良苦的欺骗是值得肯定的孝道。只是在肯定的同时,也有必要给刘莉提个醒,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一个能维持生计的工作,既免得一旦谎言破灭后家人的担心和自己的尴尬,也可以减轻老人的负担,把孝心用更实际的方式表达出来。
记得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今刘莉无奈的谎言,却以珍珠一样的心,诠释了国人自古至今始终推崇的孝道文化,而这种文化的发扬光大,将成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