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峰chanf
小峰chanf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04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静分析,中日国民素质有30年的差距吗

(2006-12-24 12:30:42)
分类: 天下杂谈

清华大学某专家考察精细化管理开展最好的日本,发现这种精细化的思想,其实早已根植于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位中 国教授说:即使中国现在跟日本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也未必能够赶上日本。专家称:中日国民素质有30年的差距。

  在全球化的时代,每一个中国公民其实也是地球公民,理应在国际化的大家庭里学会取长补短,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自身国民性的改造和进步。然而,对于专家的这些观点,笔者仍然有不敢完全苟同之处。窃以为,相关专家们有一个明显的失误,就是混淆了中日国民素质之间的差异差距

  应该看到,专家在日本的见闻当中,确有许多值得国人深思的地方。例如,许多日本人很讲究秩序,不乱闯红灯;非常讲诚信;尤其是非常注意环保,垃圾分类做得十分精心,环保的自觉性非常强。日本人还非常重视自主创新,在科技领域有很大成就。反之,当前,我们一些社会成员交通秩序意识淡漠,诚信缺乏,道德失范,缺乏环保意识,国民的整体科技素质也还偏低。对照日本人的这些优点,我们就应该看到自身的差距,深刻反省、学习。

  但是,专家所看到的另外一些日本国民的行为习惯,与中国国民的某些行为习惯相比,就只能说是差异,而并不是差距。例如,在日本,男士平均结婚年龄是35岁,当父亲的平均年龄是36岁。很多人甚至都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的人更多,特别是职业女性。因为女人一生孩子,往往就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结束。日本国民的压力太大了,所以必须拼命地干。有位日本朋友说:日本人不做梦,哪有时间做梦!这里,日本国民的勤奋精神应该值得肯定,但有些地方就不能说是与中国国民素质存在差距,而只能说是差异

  再如,专家提到,日本人非常彬彬有礼,一天到晚地鞠躬。大公司的高层也总是低着头走路,微闭着眼睛,自我收缩,甘为渺小。这事实上是一种境界:把别人看得比较高大,把自己看得很卑微。相比之下,号称礼仪之邦、曾经长期以封建礼教治国的中国,如今倒抛弃了许多繁文缛节,人们见面也不再鞠躬,但窃以为,当前我国社会流行的握手礼节,更为简洁,与鞠躬相比只是礼仪之间的差异而已。

  更重要的是,日本大公司的高层低头眯眼走路,是否就意味着他们在谦虚的品质等道德境界方面高人一等呢?我看未必。事实上,日本整个民族忧患意识令人敬佩,从小学课本就告诉学生:这个国家处境是非常危险的,随时可能被别人打垮。日本政治家始终认为外族强盛了,就一定会打进来,别人发达了,日本的生存空间就相对萎缩了。专家所说的这样一种国民心态,与专家所说的日本国民平时表现出来的谦卑有礼恰恰相反。相比之下,我国国民更相信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提倡不同国家的人们友好相处,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包容,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等。尽管我们也很需要民族忧患意识,但却强调中国的发展不会威胁他国,他国的发展也是中国所乐见,共同发展才是目的。显然,这就是国民之间的心态差异,而不是差距

从根本上来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适合自己民族生存之道的行为准则。在全球化时代,夜郎自大、妄自菲薄都非正确的心态。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也应客观理性,分清差距差异,对差距要急起直追,对差异却更需求同存异。中国与日本都是文明古国,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也曾相互交流,创造了交相辉映的灿烂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互相帮助与合作比单纯的竞争更为重要。因此,仅仅凭点滴观察,断言中国国民素质与日本国民素质差距多少年,甚至所谓即使中国现在跟日本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也未必能够赶上日本,未免有失片面。

注:文章引用地址:http://www.winlife.cn/pic/shidian1/article.asp?id=529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