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衣食住行 |
早就听说杭州有一新开美景:西溪湿地。
据介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我们中午在吴江酒肆吃饭后,便直奔湿地的主入口——周家村。这里用茅草、竹木搭建的简易小楼,可供游客排队渡船、栖息。
西溪湿地第一特点: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可惜,遗憾的是,游客大都是坐在船上,或者走在岛上,来领略湿地的水韵。如果能让游客走走浅水滩,贴近芦苇和沼泽地,岂不更好?
第二特点是: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但是,有一个做法让游客感到不解。为了生态,把原来居住在湿地里的600多户人家都搬迁,整个湿地就缺乏原始居住生态的风貌。
第三特点是: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深谭口百年老樟树下的古戏台,据说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但是,现在这些人文历史遗迹很难再寻觅,因为这里大都是新的建筑物。在西溪水阁,原来主要用于文人藏书、读书及会友。如今徒有"兰溪书屋"和"拥书楼"两处藏书楼字匾,游人难以在西溪厚重的文化气息中,去追随当年文人隐士的避世清闲。
第四特点: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
以上四大特点,是根据景点网站的主要介绍。湿地目前只开发、开放三分之一,开放时间也只有1年多。其湿地的真正内涵和美,需要长时期的挖掘和提炼。在湿地岛上大都是一些后人布置的场景。仅在西溪人家看到一幢保有当时民俗的民居。楼上光线虽然不十分明亮,但感到凉快通畅。透过小窗,可以看见外面的田园风光。http://src1.blogchina.com/resource/upload/pic/2006/04/30/1044774972.1006.111624.jpg烟水渔庄位于烟水庵的南部,濒临朝天暮漾。这里展示了西溪农事鱼耕活动,也是游客休闲、餐饮的中心。在美丽的渔庄里,可以享受到西溪的美味佳肴,吃到各种风味和品种的淡水鱼;大众垂钓区让游客享受到野外垂钓的闲情逸致。走到这里,我们感到后悔,为什么中饭不到这里吃呢?省得还在那里等候好长时间。
在西溪湿地,惟有最大乐趣是坐在船上拍照,无数的水景,美不胜收。如
有人说:建筑装潢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旅游也是如此。其实,人类的审美艺术都是遗憾的艺术。惟有遗憾,才能催发再造,才能促使事物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