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天祥云到凯里~~

(2008-06-12 22:27:29)
标签:

杂谈

    貌似自己有些糊涂了,都忘了今天祥云到贵阳哦,哈哈,还好今天晚上看了下网页,才发现明天祥云到凯里,有小小的失望,不能回去啊,郁闷,但还是为凯里开心,中国加油,奥运加油哦~~

  

    明天的祥云传递安排:

    火炬明天将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境内进行传递,在凯里城区的传递路线将有所改变,不再经过市中心大十字。


    贵州当地媒体报道,奥运火炬在黔东南州境内的传递将分为三段进行。第一段首先从雷山县郎德镇的朗德苗寨出发,至三棵树镇;第二段将从三棵树镇到凯里市区;在凯里市区的传递为第三段。沿途将展现黔东南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体现多民族和谐共融特点。火炬在凯里市区的传递经过最终确定,将从万博广场出发,经宁波西路、友庄路等地,最终抵达设在民族体育场的终点,并由最后一棒火炬手点燃奥运圣火盆,全长为约1.2公里。而新确定的火炬传递线路,将不再经过凯里市市中心——大十字。 将有208位火炬手参加明天在凯里的火炬传递活动,前国家体操队队员、来自榕江的林丽将成为第一棒火炬手,黔东南州委书记廖少华将传递最后一棒。

 

    上网看到介绍了一大片关于凯里的介绍,也拿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偶的成长地哦~~

 

     凯里是一片古老神奇而迷人的土地。这里有绚丽多姿、古朴奇特、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民族风情和生态旅游资源。是世界十大“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最高档次旅游地和国家确认的十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凯里旅游资源丰富,市内共有大中节日100余个,素有“百节之乡”美称。自然景点有奇峰异谷、漂流探险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平良古峡、仙境般的鱼洞溶洞奇观、雄伟峻秀的香炉山、景色优美的镰刀湾风光、如诗如画的清水江神态万千的平初石林、峻峭深幽的江口大峡谷、风情万般的巴拉河、小巧玲珑的大阁公园和碧波荡漾的金泉湖公园等;全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民族风情旅游村赛:青曼、麻塘、翁项、南花、石青、新光等。市区内有涉外旅游宾馆6家,其中二星级2家,共有大小宾馆、饭店、招待所130余家。有旅行社3家,旅游工艺品有:小芦笙、蜡染、挑花、刺绣、银饰品。地方风味小吃有:酸汤鱼等。

凯里现辖5个街道、8个镇2乡,全市土地面积1306平方公里。2000年末全市总人口42.50万人,城区人口18.5万人。全市人口密度为339人/平方公里。凯里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但以苗族为主,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是全国苗族人口最多的县级行政区域。汉族人口占25%,其他还有侗族、革家、木佬、西家等少数民族。
 

凯里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地方。凯里自古以来即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凯里”系苗族语音译,意为木佬人的田。苗语称木佬人为“凯”,田为“里”,“凯里”即“木佬人的田那个地方”。春秋时期,属南蛮牂牁国;战国属夜郞且兰国;秦汉属且兰县;隋属宾化县;元始设沾,有凯里安抚司,恭焦溪蛮夷军民长官司,臻洞长官司等,至今已有700多年。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置清平堡;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升为长官司,属平越已。二十三年六月初四(公元1390年7月16日)置清平已于司北,改隶清平卫。弘治七年五月二十七日(公元1494年6月23日)置都匀府,同时清平长官司废,置清平县,隶都匀府。嘉靖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529年4月6日)凯里安抚司由四川布政司改隶贵州布政使司,属清平卫。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改隶平越军民府。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降凯里安抚司为凯里长官司,康熙七年七月安二(公元1668年8月9日),清平县入麻哈州。康熙十年,恢复清平县,凯里长官司隶清平县,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开辟苗疆。进一步改土归流,兵设凯里已,隶属丹江厅,领十三屯堡军。雍正十二年,添设清平县丞一员分驻凯里。称凯里县丞。乾隆三年十一月(公元1739年1 月),将镇远县臻洞长官司革除,以该司所属臻洞司,赏郞等江21寨就近改隶清平县凯里县丞。民国3年(公元1914年),因清平县与山东省东 昌府清平县重名,故以境内有香炉山改称炉山县,凯里县丞改称凯里分县。


1949年11月,炉山县解放。1951年1月,成立凯里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956年4月,国务院批准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7月宣吿凯里作为州府所在地。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消凯里县,设立县级市。


1984年1月,凯里市正式成立。仍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此,凯里市成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