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
(2006-07-16 17:11:50)
电影音乐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
电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被称为“第七艺术”,它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历史和骄人的成绩,是因为它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把20世纪以前那些拥有深厚底蕴的艺术门类统统囊括其中,其中音乐作为一门古老而永远青春的艺术在电影艺术走向辉煌的路上,功不可没。
“声音进入电影带来了电影美学形式的变化,带来了电影时空结构的突破,特别是电影的叙事时空和非叙事时空在电影声画观念上的演变,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视听艺术。”这是一段摘自电影史上的文字,它是音乐加入电影艺术行列并为世人所认可的记载,对于这种十分专业的论述,高度抽象的语言,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我是概括不出来的,但是对于电影的热爱,我认为起码对于电影及其音乐的态度,想引用一本书的话:电影不是娱乐,那种看热闹的态度是对电影艺术的亵渎。此言是矣,我仅以自己的感受和老师的引导谈一谈我的看法。
电影叙事包括对环境、人物、情节等。上述的任意一点的成功都离不开电影音乐的作用。
电影音乐的作用之一,渲染背景气氛
音乐能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种特定的气氛基调(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特征),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感染力。这种音乐不是简单重复画面的内容,而是细致入微地为影片营造—种背景氛围。这种渲染气氛的音乐对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起到重要作用的。
音乐可以烘托整个电影的气氛。一部电影的基调很大程度上是靠音乐来奠定的,这一点也许没人能否定,《海上钢琴师》片头的娓娓乐音,带出的温情与淡淡的惆怅,《泰坦尼克号》片头的那段女声的哼唱给人以来自天堂的慰藉,它无疑预示着这部电影的主题与命运。
音乐也可以为影片的局部渲染制造气氛。在一部影片中,有时某个场面表现的是人物的一种情绪;或是欢乐、喜悦,或是悲苦、伤心,或是紧张、惊恐,或是轻松、愉快等等;有时影片的某个场面营造的是一种特定环境的气氛:或是喧闹或是静寂,或是繁华或是萧条,或是庄严肃穆或是活泼热烈,等等,而此时往往很少对话或没有对话。在这种情况下,音乐从听觉这个角度介入,参与画面视觉内容的表达,使画面内人物的某种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强调,环境气氛得到进一步的渲染,从而达到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艺术感染力的目的。当然这种音乐要用得准确适度。
例如在《泰坦尼克号》中,用恢宏的圆号携管弦乐队所奏响的泰坦尼克号的主旋律,让人们看到那座被誉为不可沉没的船的同时从另一种感官角度对那个辉煌的场面做出了最恰当的烘托,宏大但极不张扬;印象深刻的还有《辛德勒名单》中德国人搜捕犹太人的那一场,短促的节奏单一的旋律伴随着人们无声且无比严肃的表情,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那种压迫与死亡的逼近感让每个人窒息,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音乐的作用之二
人物形象及内心活动的塑造
1、
人物形象的塑造
这一点中我想提运用在歌剧中的“主导动机”作用,我比较喜欢《彼得与狼》这部交响童话,我也认为它把“主导动机”作用运用得十分得当。在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中,也有极好地展现且极为典型,每当木兰出现的时候,那段激昂的旋律,属于木兰的,反复出现在影片的不同阶段,将木兰这样一个勇敢、有主见、申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深深印在观众的心中;国王出现时,那一段管乐器的运用,一种威严油然而生;而匈奴的那一段大管等低音乐器的运用,给人以诡异、阴谋的感觉,如此形象鲜明的呈现,如果没有音乐,不知要逊色多少。再说《泰坦尼克号》(它的音乐如此经典使我不得不再次提及)只要镜头一拉向那艘大船,属于泰坦尼克号的那段旋律就会响起,而男女主人公的每次相遇也都伴随着那段耳熟能详的旋律,如此的反复与强调,两个线索、两个主题便鲜明的呈现给观众了,于是我们深深的记住了那艘无与伦比的大船,那段超越生死的爱情,音乐的作用不可估量,我们称之为经典,无可厚非。
2、
人物心理活动的呈现
《海上钢琴师》中那段小号手晕船时,1900给他弹的那段完全是信手拈来的音乐堪称经典,浪漫优美的音符跳动在摇摇晃晃的甲板上,就像摒弃了一切世俗单纯如水的1900在海上度过的一生,那时那刻,面对毫不安定的大海,1900的音乐是最好的答案,胜过千言万语。还有《闪亮的风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大卫精神失常之后,常常伴随他的那段唱诗班的颂曲,有如天籁之音,它无疑反映了当时主人公的心灵,那就是一片净土,世俗的禁地。还有《日瓦戈医生》中,那段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旋律总是时时刻刻用不同的音色和节奏,诠释着主人公不同的心理活动,动人至极。
电影音乐的作用之三
连贯情节
在电影中,音乐有时就像一条锦带,把一些分散的、跳跃的镜头串连起来,这就是音乐得连贯作用。由于一部电影的时间有限。如果把一些短暂的镜头都详细地交待清楚,那要占用很多篇幅(画面)。而音乐是不占空间的。音乐把这些表面并无关联的镜头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是电影音乐独具特色的功能之一。
以《泰坦尼克号》中的一组感人至深的镜头举例,那展现了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另一种态度,没有了灾难面前的恐慌与失态,有的只是无限的爱,原来我们可以如此选择,选择高贵,选择永恒,母亲再一次把孩子哄睡,相伴一生的老人在一次依偎在一起,这一组不够连贯的镜头贯穿着乐队的那一首《上帝与我们同在》,深深地打动着人的心。
我是一个酷爱电影和音乐的人,当我开始上这门课之后,我开始涉足于深层次的以一种专业的眼光去品评它的时候,我才发现电影的魅力、音乐的魅力,远不止我之所见。当然我的上述分析仅是一个热爱者的浅薄之见,但我认为有那么一种永恒的东西停留在每个人心中,谁都可以体悟到——电影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此,甚至于那些最后永驻历史长河中的只是永远涤荡人心的电影音乐。感谢老师对我在欣赏电影方面所作出的精辟的指导,我想我受益匪浅,并且我想它将是一种精神的财富永留心间。
后记:这是本学期我的一篇课堂论文,之所以放在博客里是因为这篇论文是原创。尽管老师的打分一般,但是它是我对这门课的感悟,我觉得守候我已经有了,老师的目的也达到了。其实想学点东西并不难,很多人都拿选修课不当回事儿,其中有老师的原因,但如果你觉得老师讲得还好,你个人还感点儿兴趣,就应该仔细听听,动脑思考,不要总是凑热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