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查琴”文化——斗吉他、斗琴

标签:
光谷吉他培训光谷学吉他洪山吉他培训武汉吉他培训武汉现代艾克斯音乐 |
分类: 吉他文章 |
在老北京,有种行为叫做”查琴“。30年前,这种行为基本上和码架是没什么区别的。比赛弹琴只是一小段借口,最后比不过打架才是重头戏,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第十集里面,就有过这么一段,可以说是对这种北京土著的活动的一个真实写照。
电视剧的结局是,他们唱到正高兴地时候,被公丅安大哥一锅端了。
当然,三十年后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查琴,就像北京的城门一样,已经留不进我们的脑子里,而是永远定格在了我们父辈的记忆之中。
那时候,因为生活单调,每个孩子基本都要学些乐器,大部分是民乐,为的是四合院的邻居们几家凑在一起可以凑出一套简单的场面用来唱戏。年轻一点儿的孩子们就拿起六弦琴,唱一些当时的革命歌曲,与一些日本电影里面的插曲,那时候,既没有打口盘,更没有Mp3,查琴就像青年歌手大奖赛一样,规定曲目,你别指望业余音乐人在那个年代给你玩儿出更清新的编曲来,因为他们弹琴也并不是为了音乐本身,一是为了排遣无聊时光,二就是为了姑娘。
所谓”查“,是北京土话,你可以把他直接理解成比赛的意思,但是这种比赛带有了明显的接头流氓小混混性质,因为他既没有标准,也没有客观的评委。查琴就像小混混打架一样,每条胡同里面有一个歌王,每片社区里面也有一个,像电视剧中这种骑着自行车大老远赶来的查琴,大概应该算的是跨地区文化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