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家门口的空中森林》
2014-07-11
近年来,随着“城市病”频发——空气污染、垃圾围城、干旱雨涝……人们把希望越来越多的寄托给景观设计,湿地、立体绿化等大肆的渲染下放佛成了特效药,但“种树”的速度似乎永远跟不上“盖楼”的速度。

在常州,有这样一栋小小的科研楼,它瘦小的身躯里容纳了3.8万株植物,其中148棵乔木、3250颗灌木,实现了“借地球一亩地,还地球5亩绿”的超大绿量的景观效果。
它不仅打造了屋顶绿化、露台绿化、墙壁绿化、室内绿化,更是做到了集雨水收集、废水利用、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零排放于一体。

当雨水降落到顶层的屋顶花园,在满足植物和土层的供水需求后,多余水源将直接进入位于土壤层下方的蓄水层,日常灰水(厨房或洗浴的水)和黑水(冲马桶的水)也经过处理后排入蓄水层,最后用于植物的灌溉,可达到节水80%的效益。
雨水收集

污水处理

廢水处理

理想的居所,不是筑起硬邦邦的密不透风的笼子,把人带往古代,而是拉进自然,但仅凭“树立方”这一栋建筑的一己之力肯定无法解决城市的各大环境问题,但它提供了一个范例,让我们知道有这样一种可能……

景观可以深入到建筑腹里,“穿透”钢筋混凝土,贯穿我们的生活,把建筑软化成一棵树,如果每栋建筑都变成一棵棵树,那么“钢筋混凝土森林”岂不是变成了真正的森林……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每周六17:55首播
官网:http://www.jgwh.com.cn
官微:景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