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曝光”的可行性

(2008-06-20 09:04:36)
标签:

沐一身泥巴

浴阳光

民间曝光

泥巴非泥巴

分类: @议八卦@

“民间曝光”的可行性 

文章已收录至新浪文化博客[深度阅读]栏目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新媒体,很多人会把自己的生活遭遇、消费经历、工作感受、工资收入等,放到网络论坛上“晒晒太阳”,与人分享,由人评说。最近,晒客中的“晒黑”族异军突起。“晒黑”族热衷“揭黑”,一旦了解到社会上的不平事,立即通过网络详细披露,而且往往会成为点击率很高的热门话题。这种有别于主流媒体记者调查的舆论监督行为,被称为“民间曝光”现象。

 

“民间曝光”是否可行?

某孕妇坐公交车,无人让座。边上三男子一个望窗外,一个低头睡觉,另一个男人视而不见,当事人又用手机的拍照功能拍下了这三个人的照片,晒于网上,让众人评说。

这是一个城市素质的体现,也揭露了一些人的本质,社会的一些真实现象。

“这同时也侵犯了人的肖像权。”有网友进行反方辩论。

面对反方的争议,当事人说:“说到这个肖像权,那电视里的拍摄很多都侵犯了人的肖像权,不是吗?”

    ……

“民间曝光”是否可行?答案争议非常。

 

记者与百姓,如同警察与百姓,他们行使着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晒黑”族揭露的内容非常贴近民生,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衣食住行”等普通人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包括银行排队难、饭店服务态度差、医院收费高、某店铺假冒品牌衣服、某些出租车司机开车急躁等,大部分都和消费有关。除了指名道姓的晒黑外,还有总结帖,给各行各业的店家们来个海选,看看谁才是网友们心目中最黑商家。而我市某知名论坛上的“黑店暴光台”更像是一个消费者投诉站。

 

但是往往一些网民“晒黑”时心情激愤,在这样的情势下,就容易出现片面扩大事实的情况,此时,一旦又唤起了有相同遭遇的网民的支持,最后“晒黑”就很可能变成一场肆无忌惮的声讨,含沙射影中伤他人。
  
    晒黑,最好有事说事,而不是简单的情绪的宣泄,或者对一些商家的诋毁,辱骂。有时说事,有理有据,既是据理力争,又不是无限的扩大。把一个商家或者个人行为因为某个事情上做得不到位而把他骂得一塌糊涂,甚至进行人身攻击,我想这个是不好的。

 

通过更好的途径,用更好的方式进行曝光,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和安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饥饿的男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