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堰130多名老战友聚首泰州庆“八一”
今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8周年纪念日,这天下午,1990年3月从泰县(今姜堰区)入伍到沈阳军区通信二总站的136名战友,从我市的各个乡镇,还有从长春、北京、南京、常州等地来到泰州,欢聚在泰州红福楼,欢庆“八一”建军节他们共同的节日。身着便服的中年人互相敬着军礼,拥抱着、问候着,笑语欢声、热泪盈眶……



20多年弹指一挥间!回想1990年的春季,泰县各个乡镇的近200名20岁左右的热血青年,怀着一腔报国热情,踊跃报名参军,来到东北长春的沈阳军区通信某部。训练场上他们一同摸爬滚打,夜幕里一起放哨站岗。几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他们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品德;部队培育了他们处事不惊遇事稳定的性格;军队这个大熔炉,强化了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当年来泰县接兵的新兵营教导员班毅先生如今已是65岁了,尽管他身体不好,2012年曾患有脑梗死、冠心病,但仍千里迢迢从长春赶来参加战友聚会。虽然20多年过去了,当年他亲手带走的这些小伙子已是40多岁的中年人了,但很多人一眼他就能认出来,并报出名字。他说,泰县的这些兵素质很高,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我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时光难以忘怀,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铭记在心。


当年来泰县接兵的营教导员班毅讲话

当年部队的工程技术人员讲话
人生沉浮数十载,战友情义最真挚。这份情谊如同一坛陈年老酒,愈久愈香浓。大家相聚在一起,追忆军营往事,畅谈生活点滴,憧憬美好未来。离开部队退休回到家乡后,尽管各人所走的路不尽相同,或许平平淡淡,或许事业发达,但无论从事任何工作,他们都保持了部队的优良传统。座谈中,大家共同的感受是,由于有了当兵的经历,工作中比别人更加能吃苦。当年从大冯参军在部队因公负伤致殘的李稳华在家属的陪同下坐着轮椅前来参加战友聚会。他说,虽然在部队里自己身上留下了终身的伤痛,但在伤痛中我成长了,成熟了。回到地方后,当地政府对我的生活照顾得很好,我能有当这段光荣的历史,我不后悔。



战友联谊会上,大家按照当年部队的分班,尽情拉歌,依次登台唱起《我是一个兵》、《说句心里话》、《打靶归来》等军旅歌曲,高亢激昂的歌声此起彼伏。“门前飘雪花,窗前冰棱挂。林海深山大草原上,处处都有我的家。我在这里战风霜,我在这里把根扎。巡线路上我高歌,青春在这里放光华……”这是当年教导员班毅作词作曲的《小组就是我的家》这首歌,这首歌是他根据近200名泰县青年在部队生活的真实写照创作的,这首歌他们人人都会唱。当25年后,全场130多名战友唱起这首歌心情格外激动,嘹亮的歌声唱出了他们当年的豪情,把战友联谊会推向了最高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