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稀老人居涌历时20载 著成《梅兰芳生平纪事》

(2014-11-15 10:53:28)
标签:

梅兰芳

京剧

梅葆玖

居涌

梅兰芳生平纪事

分类: 名人专访

   古稀老人居涌历时20载 著成《梅兰芳生平纪事》   
     由居涌先生所著的、记载梅兰芳详细生平纪事的近30万字的《梅兰芳生平纪事》一书最近由凤凰集团出版。梅兰芳儿子梅葆玖对该书给予较高评价,认为“该书较完整地记录了我父亲一生中所遇到的大小事情,涉及国事、家事、艺事、友事,真实反映了历史原貌。书中附录了我父亲所收的128位弟子的详细资料及其相关照片,实属不易。对我父亲一生所演出剧目的首演日期、所扮演的角色、演出地点与剧场,都尽量搜集史料,在文中做出交代。”他对居涌先生多年来所做的工作由衷表示敬意和感谢!

古稀老人居涌历时20载 <wbr>著成《梅兰芳生平纪事》
                        今年十月在梅艺节上,居涌与梅葆玖先生合影

   居涌是泰州人,从小酷爱京剧,1961年起,曾先后在扬州地区京剧三团、泰州市京剧团专业从事京剧伴奏、作曲、编剧等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泰州京剧团解散后,居涌进入春兰集团,又担任泰州市梅兰芳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研究“梅派”京剧艺术。
    日前,记者采访了该书的作者居涌先生。居涌先生虽已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聊起所著《梅兰芳生平纪事》一书,他说:“我一生痴迷京剧,上世纪50年代我在北京学习工作时,只要有梅兰芳的戏,我都要赶到剧场,在门口等退票进去看。梅兰芳的戏剧唱片、录音磁带,花再多的钱我也舍得买。用现在的话说,我就是梅兰芳的‘铁杆粉丝’。在北京期间,我有幸观看了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京剧四大名旦演的戏。数十年来,一直悉心收集有关梅兰芳的各种资料,足迹遍及海内外,先后采访了俞振飞、吴祖光、童芷苓、张君秋、袁世海、梅葆琛、梅葆玖等戏剧名家和梅兰芳的子女、弟子100多人,获得大量的珍贵、翔实的采访录音、及手稿,挖掘出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为我所著的《梅兰芳生平纪事》一书留下了第一手资料。”


古稀老人居涌历时20载 <wbr>著成《梅兰芳生平纪事》

        以前,有关梅兰芳资料的书也不少,但由于不少书不是从事京剧的人写的,对京剧内容并不在行,书中有关术语、戏名、人名有误,梅兰芳的弟子收录也不全,甚至有的书中将梅兰芳弟子的性别都搞错了,而后来有些书中引用这些资料时又以误传误。像梅兰芳的弟子吕慧君、李香匀是男的,陶默庵是女的,但原有资料都只“望名生义”,将他们的性别搞错了,居涌在书中一一予以纠正,并辅以图片佐证。“我是专业从事京剧的,我写这本书是以京剧人的视角,以史实为根据,没有杜撰、捕风捉影,每段文字有根有据,有史实可查,从梅兰芳出生开始,直到逝世,按照年代,将其一生中所有重大事件一一记录在案,其内容涉及国事、家事、艺事、友事,真实反映历史原貌。书中附录了梅兰芳所收的128位弟子的详细资料及其相关照片。”
   《梅兰芳生平纪事》一书的编辑、海陵区政协文史委员会原主任孔令挥认为,该书的资料记录完整,许多资料鲜为人知,可信度较高,具有权威性,可作为研究梅兰芳史料的重要价值。全书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过多地修饰,不拔高,不贬低,实事求是、原汁原味还原梅兰芳本来面貌和可亲可敬、朴实无华的形象。加之该书图文并茂,书中所配的270多幅照片中有三分之二是首次与读者见面。而许多图片是居涌从梅兰芳弟子家中搜集到的。去年的一天,居涌来到天津的梅兰芳弟子尚明珠家中,尚明珠曾在泰州京剧团与他同事,当尚拿出影集,一张梅兰芳与尚明珠交谈时的照片引起居涌注意,原来这是1960年10月初梅兰芳在北京人民剧场观看尚明珠演出《红衣公主》时在休息室与她交谈的照片。梅兰芳的长孙梅卫平看到书后大为惊讶,因为好多梅兰芳的图片他们家人都没有,称这本书许多内容填补了研究梅兰芳的空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