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裴军昌:让死者“说出”真相
他是警察,但与一线轰轰烈烈与歹徒搏斗的民警相比,没有参与惊险刺激的抓捕过程,更多的只是令人心生寒意的尸体解剖和各种案件的活体检查。他用自己的双手一次次进行科学鉴证,让证据开口说话,让死者“说出”真相,还原桩桩悬案背后的本来面目,让犯罪嫌疑人无所遁形。他就是公安部刑侦局特长专家、从事法医工作18年的泰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裴军昌。今年,他被泰州市公安局记三等功。日前,记者采访了裴军昌,了解他那不为普通百姓熟知的神秘工作。
B2-1.jpg (128.7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3 分钟前
上传
法医工作一干就是18年
记者眼前的裴军昌戴着一副眼镜,温文尔雅的样子。说起当初为何选择法医这个职业,裴军昌告诉记者,他是1995年从扬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毕业时绝大部分同学都选择当医生,治病救人。还有几个同学下海经商,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至医药公司赚取高薪。而裴军昌从小就对警察这个神圣职业充满敬佩之情,年轻气盛的他觉得当个警察,可以参与破案是多么刺激神奇的事。况且在电视剧中看到的法医,身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将检测物放进瓶子摇摇,再用仪器检测,电脑屏幕上马上就显示出一个结果,工作很轻松。1995年,当靖江公安局招聘法医时,他以优异的成绩应聘,成了靖江公安局的法医。
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往往很大,刚当上法医没几天,裴军昌就碰到了一起案件。1995年8月,在姜堰至靖江八圩的公路旁的河里死了发现一具高度腐败尸体,满身爬满蝇蛆,足有十几斤重,炎炎夏日,臭味极其难闻,让人忍不住要呕吐。第一次见到这种高度腐败的尸体,裴军昌还是有很强的畏惧感。可看到老法医们无所畏惧地将尸体拖上来,脱去死者衣服,忍着恶臭,蹲下来俯下身子靠近尸体仔细察看,检验尸体上每一个部位,他也只好忍住恶臭在旁边学习、观看。直到此刻,他才觉得法医工作并非自己想像的那样简单。
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是成为一名合格法医的第一步。刚开始工作的几个月,裴军昌走近解剖室心理还是有点障碍。虽说在大学里学医也有遗体解剖课,但法医的实际操作和学校里的解剖课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一些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有的现场肮脏不堪,如粪坑中的尸体;有的面目全非,如被犯罪分子毁容的尸体;有的支离破碎,如被碎尸的尸块。最可怕的还是那些高度腐败的尸体,恶臭难闻,检验后几天身上的尸臭仍挥之不绝。不过看着同行的资深法医工作时沉着的表情,专注的眼神,时间长了,他也不觉得可怕了。
裴军昌说:“血腥的凶杀现场,在常人看来,这可能很恐怖。但是对我们来说,就是注意在这些恐怖的情景中发现死者留下的蛛丝马迹。我们面对死者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为死者伸冤鸣曲、还原事实的真相、维护法律的尊严,没有更多考虑到血腥和恐怖。面对血腥命案现场,一般人想到的是惨不忍睹和恐怖,而法医思考的只是现场有多少血、是什么人的血、是动脉还是静脉流出来的血,是否有犯罪嫌疑人的血,根据血的速度和方向来判断在什么情况下留下的血迹。采集证据分析判断后,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犯罪嫌疑人残忍的伤害、被害人无助的挣扎和躲避。所以对于法医来说,尸体并不可怕,这是警方破案的密码、受害人无声的控诉,法医的职责就是通过案发现场的细节,解读死亡密码,让死者‘说话’,还原事实本来真相。”
1997年,裴军昌调到泰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学研究所从事法医工作,据统计,近年来每年裴军昌和他的同事们要检验尸体近300具,活体检验鉴定800余起,DNA建库3万余份。每每展开法医调查,裴军昌和他的同事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勘查取样、第一时间作出准确客观的鉴定,为侦查工作提供方向,为法庭定罪量刑提供完善的证据。
明察秋毫辨别真伪
在旁人眼中,法医是既可敬又可畏的工作,面对令人毛骨悚然的现场,他们寻找纤若毛发的微小痕迹。正是在他们细致入微的检查、冷静慎密的分析中,一桩桩疑案、难案顺利告破。裴军昌告诉记者,因为表面看到的,或许并不是真相,敢于质疑,是法医的职业素养之一。
有一年,靖江一已婚妇女在家中睡觉时突然死亡,他到现场后,男女双方的亲属正准备办理死者丧事,由于死者全身尸表未见明显异常,死者娘家人不希望将此事闹大,坚决不肯让法医看尸体。裴军昌和他的同事们反复做家属工作,直到最后家属同意将尸体送殡仪馆解剖室进行检验。检验时死者外表没有发现明显伤痕,法医们不放心,继续仔细勘验每一个细节,终于死者阴道内侧壁有灼伤痕迹。裴军昌根据灼伤部位大小、颜色、形状、质地等分析,认定是电流作用于人体形成的损伤。同时得知死者生前夫妻关系不怎么好,刑警对死者丈夫依法进行审讯,法医通过对尸体的解剖,从死者的胃与肝脏内又检测出大量安眠药。原来因为家庭矛盾,丈夫对妻子不满,产生杀妻念头。丈夫在妻子吃夜宵的面条中投放十余颗安眠药,等妻子睡熟后,生怕妻子不死,又从电插座上引出两根导线,一根塞到妻子阴道内进行电击,致其妻于死地。本以为电击处在隐私处不会引起注意,谁知在裴军昌等法医的火眼金睛下,还是露出了马脚,最终凶手受到法律的严惩。
现场勘查大胆推测
通常情况下,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往往能迅速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不管是公安民警还是普通百姓,都迫切希望了解案情的事实真相。可是,真相从何而来呢?此时,法医鉴定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省公安厅刑侦专家组成员,他曾多次参加本省外地的案件会诊。在外地一件命案的侦破中,最终推断死者为他杀,为案子定了性。
那是2010年底,外地发生一起命案,一男一女在轿车内都被刀捅伤,女的经抢救无效死亡,男的经医院抢救后存活。警方调查后得知:两人是一对恋人,女的家在市区,长得如花似玉,非常漂亮,在大学时就是校花,毕业后在一家星级宾馆当领班。男的不是城市人,女方家中不同意这桩婚姻,双方决定分手前再谈一次。那次谈话进行了3个小时,陪同而来的男女双方家长先后离开,只剩下一对恋人在汽车中商谈。可再过了不到1小时,男方母亲接到儿子的电话,说两人一起自杀了。警方赶到现场后,发现女的坐在汽车驾驶座上,男的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车内血迹斑斑,男方身中三刀,女方一刀刺穿心脏后死亡。据男方讲,由于分手,双方相约各自捅刀自杀。究竟是女的是自杀还是他杀,当地警方有两种相左意见。因为女方的伤口在胸前心脏部位,如果他杀,肯定会刺破文胸,但现场女的文胸完好,一般情况下自杀内衣才会不破。
裴军昌与省公安厅专家去复看现场,并反复察看尸体,对血迹分布详细分析,他认为,如果女的是自杀,应当一只手捞起文胸,一只手持刀戳自己,但根据刀口深度,女方瘦小的身材单手应当没有这么大的力度。如果男方行凶,为何女方的文胸又不破损呢?他反复琢磨后,以过硬的法医学知识和多年的法医经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认为男女双方谈崩后,男的将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尖刀举起威逼,女方捞起文胸向其示威“你捅,你捅”时,利令智昏的男方双手使劲刺下去,一刀刺中女方心脏,使其丧命,然后,再捅向自己3刀。后来通过审讯,男方的交待与裴军昌的推测完全吻合。
活体检测敢于质疑
法医鉴定除了尸体检验外,更多的是活体检测。同样的是对待患者或伤者,临床医学与法医,有些基础知识是互通的,但二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医生检查病情,患者会对医生如实的说出病情与伤情。但法医活体检测的对象,大多是因纠纷产生斗殴或伤害案件中的伤者。被检测的对象为了将案件的对方受到法律惩罚,有时会将自己的病情伤情夸大,甚至还有人会提供虚假的病历证明。这时候,法医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运用专业知识加以鉴别,提供医学上的证据,作出客观的司法鉴定。
裴军昌说:“法医的工作往往是判断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说法医鉴定责任尤其重大,鉴定结论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法医出具的报告在整个案件中有掌舵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细心,心态要平稳,思维要清晰,不受任何干扰,不做人情鉴定,让经过我们法医出具的每一份报告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结合工作发明创造
多年的基层一线法医工作,也使裴军昌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的广泛传播,对法医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在刑侦法医岗位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常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所以,裴军昌除了察看现场、解剖尸体、研究案情外,一有空就与同事一起在实验室里攻克技术难题。他还将工作中的案例与实践加以总结,撰写了《颅骨凹陷性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利用男用贞操带致性窒息死亡》、《论鼓膜穿孔的区别与鉴定》、《外伤诱发垂体腺瘤出血》等十多篇论文,有的被《中国法医学杂志》、《刑事技术》、《检察风云》等专业杂志刊用,有的在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上交流。
裴军昌还在实际工作中,结合本职工作积极进行新发明、新创造。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他一共申请了5项专利,其中自主研发的“生物检材取证专用套件”、“生物物证专用提取棉签”等4项专利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批准,还有一项正在申请当中。他根据近年来酒驾危害越来越大,各地严查酒驾有时需要现场采血,发明了“酒驾现场采血试剂盒”。该试剂盒解决了酒驾现场采血时消毒剂的存放问题,还能防止所采血样在送检和保存过程中被错拿或偷换,并且使样品管理准确快捷可靠,便于被测试人及时查询到检测结果,为后续的司法程序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证据。裴军昌说,有的人搞发明申请专利往往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我的发明就是要将其应用到工作中,为公安工作服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