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在泰州揭晓
参赛的132名小选手中125人获得“金花”
8月6日晚,“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佩花晚会在泰州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天生丽质难自弃……”在众多仙女的簇拥下,泰州小演员陈贝琳以一曲京歌《梨花颂》拉开了佩花晚会的帷幕。当晚,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戏曲小演员共表演了京剧、越剧、豫剧、昆曲、川剧、评剧等20个精彩节目。戏剧专家和主办方负责人为获奖小演员佩花。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由中国剧协于1997年创办,是一项全国性、高规格、面向少年儿童的重要戏曲艺术活动,是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戏曲艺术的希望工程。第十七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8月3日至5日在泰州共进行了3场地方戏和3场京剧决赛,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32名小戏曲演员集中表演了京剧、昆剧和评剧、柳腔、蒲剧、晋剧、豫剧、婺剧、粤剧、湘剧、黄梅戏、淮剧等地方戏,他们当中最大的14岁,最小的仅有4岁。
“小梅花奖”分“金花”、“银花”两种称号。小梅花荟萃的决赛总分为100分,选手得分在96分以上的可获“金花”称号,得分在90分至95.99分可获“银花”称号。经专家评委现场观看评比亮分,125名小戏曲演员获得“金花”称号,7名小戏曲演员获得“银花”称号。担任评委的戏曲专家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地方戏决赛组的小选手水平有所提高,参赛的广东粤剧小选手的武戏多,武功扎实;浙江甬剧小选手的扮相独具特色,有江南水乡风味;山东五音戏小选手的表演生活气息浓;黄梅戏小选手的《孟姜女哭城》凄美动人,选手整体上代表了中国少儿戏曲的最高水平。
泰州市是梅兰芳先生故乡,京剧文化底蕴深厚,已连续承办了3届小梅花活动。在京剧昆剧组3场决赛中,小选手们都捧出了各自的拿手好戏。京剧名段《探皇陵》、《女起解》、《文昭关》,昆曲唱段《牡丹亭游园》、《长生殿小宴》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唱段,由这些看起来稚气未脱的小选手们演绎出来,别有一番风味。从辽宁来泰州参赛的小选手赵福一芳的妈妈蒋守芳说:“孩子还没学京剧之前就知道‘泰州是梅兰芳的故乡’,挺向往泰州的。学了京剧之后,她就更想到梅大师故乡来看看。这次终于圆了她的梦。”


泰州12岁的陈贝琳演唱京歌《梨花颂》
上海12岁的赵博文演唱京剧《猿门斩子》

辽宁11岁的陈国华表演京剧《秦琼观阵》
河南6岁的蒋文涵表演豫剧《花打朝》
山西12岁的卢薇表演蒲剧《杀狗》
北京11岁的何康杰表演京剧《石秀探庄》

天津6岁的赵家依表演京剧《赤桑镇》

中国戏校13岁的孙云飞表演京剧《蜈蚣岭》
中国戏校11岁的姜舒原表演京剧《锁五龙》
昆山10岁的郑欣月表演昆曲《长生殿》
河南11岁的女孩臧琼杰表演越调《收姜维》
深圳11岁的吉欣的表演粤剧《红线盗盒》
北京戏校12岁的彭雅楠、刘燕铭表演评剧《花为媒》
泰兴11岁的湛骥豪表演京剧《定军山》
深圳11岁洪渊洁表演京剧《廉锦枫》

昆山9岁的蔡晴天表演锡剧《珍珠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