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顾坚《情窦开》

(2012-08-13 17:48:16)
标签:

顾坚

兴化

《元红》

情窦开

黄花

文化

分类: 名人专访

      作家顾坚《情窦开》   

    由中国作协会员、泰州市作协副主席顾坚所著的长篇小说《情窦开》(原名《黄花》)最近由北京凤凰联动出版公司出版,并于8月11日上午9时半在泰州书城举行作家签售活动。吸引了海陵区和兴化、泰兴、姜堰、高港等地等地的读者,当日共签售700多本。

作家顾坚《情窦开》    《情窦开》故事开始于上世纪1976年。讲述了在特殊年代下,乡风乡俗淳朴的苏北水乡一对十三四岁的豆蔻少年在情窦初开时相互勉励、惺惺相惜,成就了一段惹人羡煞的成长佳话;擅玩弹弓的少年因家庭的屈辱从小便背负着深重的仇恨,用弹弓泄愤的瞬间酿成家庭悲剧。一切似乎都和那个年代有关,一切似乎又和那个年代无关。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与一幅幅万花筒般的生活场景交织互生,演绎着不同寻常的悲喜人生……    

作家顾坚《情窦开》    顾坚是兴化人,曾做过教师,后下海经商,继而弃商从文,专业从事长篇小说创作。2005年9月,顾坚创作的表现少年男女情爱之美的长篇乡土小说《元红》面世,很快风靡全国,受到众多读者热捧,前后累计发行量超30万册。2009年,《元红》获“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接着,他被北京鲁迅文学院录取为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在此期间,他第二部长篇小说《青果》修改完毕出版。此书是《元红》的姊妹篇,反映青年人成长史和爱情传奇、堪称中国版的“生死恋”。2011年,《青果》角逐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首届施耐庵文学奖。而此次表现苏北水乡少男少女间自然萌生的伊甸园之爱,又是特殊年代里畸情放纵下酿出的一幕幕复仇活剧的《情窦开》的出版,是顾坚“青春三部曲”完美收官之作,它再一次显示了顾坚作为一个自然成长于中国农村土地上的作家所具备的天赋和实力。
     谈起将长篇小说《黄花》易名为《情窦开》,顾坚告诉记者:“当初在动笔之前,因为《元红》和《青果》都带有一个颜色,下部小说就想以‘黄’来命名。我在应邀参加家乡兴化市的郑板桥艺术节时,和文艺界一帮朋友聊起此事,一位朋友笑言道,就叫《黄花》吧。我想了想,似乎不错。我本来就想写1976年这一年的故事,男女主人公恰好是刚上初中的黄花少年。”
    写着写着,小说要表达的主题渐渐显现、明晰。《黄花》这个书名却让顾坚感到不满意。因为《黄花》这个书名意象多元,指代不明:黄花,可以理解为黄花少年,也可以理解为菊花、油菜花,还可以理解成昨日黄花。而且在写作过程中,他加进了大篇幅的成年人的情感内容,不单单是在写黄花少年了。
    顾坚绞尽脑汁想了几十个书名,就是找不到最适合的。今年4月初,他专门跑到北京鲁迅文学院,借了院方一间空宿舍,为新作定稿。到了下旬,院领导率研修班学生前往山东搞社会实践,邀顾坚一同前往。在青岛,他和《长篇小说选刊》副主编、文学评论家马季先生同住房间,顾坚聊到更改书名的问题,请马季帮助提些意见。也许是思想碰撞的原因,顾坚脑中忽然灵光闪动,出现一个词:“情窦”。说给马季听,他很认同,说这个词很美,“窦”在这里可以理解成贞操、底线等意象,符合作品意旨。后来出版社北京凤凰联动出版公司总裁张小波也认可了“情窦”这个词,在后面加上了一个“开”,使书名有了动感,有了别样的想像空间和张力。于是,《黄花》成了《情窦开》。
    至此,顾坚的完整的“青春三部曲”《元红》、《青果》、《情窦开》系列小说完美收官。


作家顾坚《情窦开》

作家顾坚《情窦开》

作家顾坚《情窦开》作家顾坚《情窦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