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雀”飞进凤凰城——访著名舞蹈家、《云南的响声》

(2010-01-06 18:10:16)
标签:

云南的响声

舞蹈家

孔雀

杨丽萍

凤凰城

娱乐

分类: 名人专访

         “孔雀”飞进凤凰城
     ——访著名舞蹈家、《云南的响声》总编导杨丽萍
     “孔雀”飞进凤凰城——访著名舞蹈家、《云南的响声》
     提起杨丽萍,人们自然就想起她的代表作《孔雀舞》。柔嫩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脚,将高贵优雅的孔雀升华到了神秘的境界。1月3日,“孔雀”飞进了有着凤凰城美称的泰州。晚上,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总编导、领衔主演的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在泰州大剧院上演。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演员们极富激情的表演、各种器乐原汁原味的声响令全场为之振奋,观众掌声阵阵。演出结束后,身着蓝色民族裙服,头戴花帽,围着大红围巾的杨丽萍,不顾演出疲劳,在化妆室欣然接受了记者采访。“孔雀”飞进凤凰城——访著名舞蹈家、《云南的响声》
    谈起创作《云南的响声》这部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的初衷,杨丽萍说:“我从小就在云南成长,特别喜爱云南大自然的声音,她像音乐、像舞蹈,使我难以忘怀。这次,我把云南的鸟鸣、向日葵开花的响声、蝴蝶的拦截翅声等运用到舞剧里,向全国观众展示云南的节奏与大自然的美丽,让它们与我们一起产生共鸣。”
    确实,在《云南的响声》里,观众欣赏到了演员们通过大量各种原生态的打击声、嗓音、吹奏声制造出的“声响幻境”。这些充满生命气息的天籁之音,体现了粗犷的云南之美。
    
作为总编导兼主演,杨丽萍依然是全场关注的焦点。在第一幕《催生》中,杨丽萍一出场就给人以震撼。她扮演的孕妇在全村人敲打的鼓声中临盆,伴着那首“人生人,吓死人,娘奔死,儿奔生”的古老民谣,孕妇在全村人的帮助下生下孩子,自己却付出了生命。杨丽萍通过舞蹈,将孕妇分娩的艰难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些就是过去云南山区生活情景的再现。杨丽萍说:“以前因为没有好的医疗条件,女人生孩子时,人们都要给难产的孕妇击鼓催生,减轻她的恐惧、痛苦,这些都是来自生命的、来自心灵的节奏。演员们敲的鼓有的是我们从遥远的中缅边境的部落找来的。”
    采访中杨丽萍的声音始终低低的,语速不快,却很清晰。“整个剧中我们除了运用现代的声光电外,没有其他外来的东西。我们的道具都很特别,全是少数民族自然原始的东西。把自然的东西搬上舞台,打开了舞蹈的另一扇门,我觉得挺有乐趣的。”“孔雀”飞进凤凰城——访著名舞蹈家、《云南的响声》                       杨丽萍接受记者采访
    纵观《云南的响声》这部打击乐舞中的乐器,严格意义上讲并不能叫乐器。可就是钉耙、锄头、水车、水缸、水罐这些来自民间的生产劳动工具加上各种植物,经过杨丽萍的巧妙编排和运用,都能在演员们的手中奏出了美妙的音乐。在《葫芦人》舞中,每个演员们身挎数十个大小不一的葫芦,不停地有节奏地跳动,发出的声音如同千军万马,极具震撼效果。
    此外,参加演出的大部分都是非专业演员。对此,杨丽萍说:“我们都是少数民族的后裔,演员大多是农民和少数民族部落的族人,我们不仅接受了祖先的东西,还奇思异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可以说,我们的想像力超过了父辈。像我们演出中用6米多长的竹子做成的笛子堪称世界上最长的竹笛,完全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一般搞舞蹈的都是吃青春饭,跳到三十多岁就退出舞台了,而杨丽萍已年过半百,却仍奋斗在舞蹈一线,她可谓是舞蹈界的一棵常青树,一直跳到现在仍宝刀不老。在第四场中,杨丽萍表演了独舞《牛铃铛》,她的身体如机械般律动,展现了极强的舞蹈技艺;在第六场《喝醉了的鼓》中,杨丽萍和10岁的侄女彩旗一同上演“甩发舞",随着鼓声不断将长发有节奏地前后甩动。在表演双人舞《幻觉》中,她用连续二十多圈的快速旋转彻底征服观众,现场掌声雷动。为何杨丽萍能保持旺盛的舞蹈艺术生命力呢?杨丽萍说:"舞蹈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她已融入我的生命里。”
    我们祝愿杨丽萍的艺术生命之树常青,祝愿他为全国观众奉献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孔雀”飞进凤凰城——访著名舞蹈家、《云南的响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