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岸黄埔老人  牛年新春相聚

(2009-01-28 12:15:23)
标签:

黄埔同学

黄埔军校

中山纪念塔

黄埔生

杨本悌

情感

两岸黄埔老人  牛年新春相聚

两岸黄埔老人 <wbr> <wbr>牛年新春相聚126日是牛年大年初一,来自台湾的已86岁高龄的杨本悌先生到泰州市区鼓楼北路看望88岁高龄的黄埔同窗沈玉成。两位老人相见时,异常激动,像孩子似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杨本悌和沈玉成都是泰州人,又都是黄埔军校17期的同学。当年的他们像所有的热血青年一样,怀着爱国之心,投笔从戎,于1940年进入黄埔军校,成为光荣的黄埔生。在黄埔军校的出操、行军、训练,给了他俩一副好身板,而黄埔军校的精神则给了他们坚强的意志,这些都使他们受益终身,虽然年事已高,两位老人依然精神矍铄。

人生沉浮数十载,黄埔同学情最真。两位老人尽兴畅谈,共叙友情。杨老对记者说:“由于历史的原因,黄埔同学分隔海峡两岸,我在台湾,沈老在大陆泰州。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从台湾首次来大陆探亲,与同队的几位同学畅叙友情。这几年,我经常回大陆,但许多同学先后作古,如今同队的黄埔同学中,泰州人仅剩下我们两位了。因此我与沈老的同窗之情格外弥足珍贵。”谈起泰州的变化,杨老觉得是翻天覆地。他说,1987年到大陆来探亲时,觉得泰州与台北生活有较大差距,而近年大陆经济在腾飞,每天都在进步,台湾反而在原地踏步。现在泰州许多方面的发展已经超过台湾了。

回忆起过往的峥嵘岁月,沈老说,当年与杨老同在黄埔军校学生队,杨本悌是二班班长,我是一班班长。1941年我结婚时,他和同学还来吃喜酒,闹洞房。作为一名黄埔同学,虽经过风风雨雨,历尽磨难,但终归还是一生平安。现在政府对我们黄埔同学非常关心,每到春节,统战部领导都要登门探望,并送上丰厚慰问金。

牛年新春喜相逢,黄埔同学兴致高。两位老人手牵手漫步到海陵区政府广场前的中山纪念塔,老人如亲兄弟般携手并肩一同合影。两位黄埔老人仰望中山纪念塔,感慨万千,海峡两岸虽已实行“三通”,但更加期盼两岸早日统一,骨肉同胞早日团圆。两岸黄埔老人 <wbr> <wbr>牛年新春相聚两岸黄埔老人 <wbr> <wbr>牛年新春相聚

两岸黄埔老人 <wbr> <wbr>牛年新春相聚两岸黄埔老人 <wbr> <wbr>牛年新春相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