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小木匠办了“戏曲王”
(2007-09-07 14:04:08)
标签:
淮剧
戏曲
碟片
木匠
沈剑
泰州
|
分类:
名人专访
|
小木匠办了“戏曲王”
在泰州东车站大转盘西北角,有一家专卖碟片的商店,它就是由戏曲爱好者沈剑开办的“戏曲王音像”专卖店。走进“戏曲王音像”店,只见迎面柜台两侧写着“弘扬民族文化,丰富群众生活”的对联。货架上方海陵区戏剧曲艺家协会书赠给他的“笙鸣曲雅荟萃京淮扬 剑动八方云集戏曲王”的书法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各种碟片、磁带摆满了货架、柜台,光京剧、淮剧、扬剧、越剧、锡剧、黄梅戏等戏曲碟片就有一千多种。正巧一位兴化的姓洪的爱好淮剧的老伯想买一张陈德林、黄素萍演唱的淮剧《板桥应试》的碟片,跑了好几家音像店,都没有买到。后来,听人说要买戏曲碟片,只要到“戏曲王音像”店,没有买不到的,就慕名前来,终于如愿以偿。
今年35岁的沈剑是姜堰苏陈人,1990年,19岁的沈剑高中毕业后,学起了木匠和雕匠,跟着师傅来到东北吉林一干就是几年。白天沈剑拼命学手艺,晚上身在异地的沈剑百般无聊,就买了个小收录机,听听音乐,闲暇时又练起了二胡,哼起了淮剧、扬剧,渐渐地对民族艺术产生了兴趣。在吉林做木匠期间,他碰到了一个卖录音机的浙江朋友王英富,这对沈剑人生的转折起了很大的作用。王英富对沈剑说,你是做木匠的,我是做生意的,木匠的“匠”字是三面包围,唯一的出路是干,但做手艺的一辈子不可能发大财。而生意的“生”字是四通八达,只要经营得好,生意会越做越大,钱也会越来越多。受朋友的启发,1994年,沈剑放弃了木匠的活计,开始卖学生单放机、双卡收录机。后来,沈剑发现,一台收录机要用许多年,而与之配套的磁带更新快,销量大,沈剑又改行专销磁带,生意渐渐红火起来。
1996年,地级泰州市成立,在外拼打了几年的沈剑觉得机遇来了,他回到了家乡发展,先是在苏陈供销社租了几节柜台卖录音机、磁带,接着又卖起了影碟机、功放、碟片。1998年,沈剑又来到泰州,创办了“戏曲王音像”店。
谈起创办“戏曲王音像”店的初衷,沈剑说,一开始他也只是卖流行歌曲的磁带、碟片,但经常有顾客来要买戏曲磁带、碟片。他想,泰州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故乡,里下河地区的老百姓爱听淮剧、扬剧,尤其是中老年人对戏曲更是情有独钟,戏曲磁带、碟片有着广阔的市场。看准了事沈剑就坚决干。沈剑随即去专门生产戏曲磁带的扬子江音像有限公司进货,只要是戏曲磁带、碟片,就购进来,满足戏曲爱好者的需求。在经营音像制品中,沈剑奉行薄利多销的原则,由于他是直接到音像公司进货,因而他卖的磁带碟片都比其他店便宜20%,到他这儿买音像制品的人越来越多。
经营中有人到沈剑的店里,兜售盗版和黄色音像制品,对此沈剑总是一口回绝。沈剑深知,一张好的碟片可以影响一个人;同样,一张不良碟片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因而,在多年经营音像制品中,沈剑始终做到不卖盗版和黄色磁带、碟片。
今年7月,沈剑作为守法经营的文化个体户,应邀参加关于青少年教育的第三期“百姓议事园”,并作了发言,他说:“我是一个生意人,多年来一直经营以戏曲、歌曲为主的音像制品。我认为,做生意要规规矩矩,做人应该堂堂正正。说句实在话,我也知道卖所谓“好玩”的音像制品钱好赚,但我崇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何况我也是孩子的父亲,将心比心,从良心和道德上讲我都会自觉地杜绝那些不健康的音像制品从我店流向社会。”他的发言赢得了在场人们的热烈掌声。
在经营戏曲音像制品中,沈剑也爱上了戏曲艺术,同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由爱好者变成了票友。去年12月,他参加了“泰州市第三届(淮剧、扬剧)票友大赛,以一曲《珍珠塔》中方卿唱的《人穷志不穷》获得优秀奖。我们祝愿沈剑的戏曲演唱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也祝愿他的“戏曲王音像”店越办越红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