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血性的男儿都去看看

(2007-09-03 22:26:05)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小帅的脚印

有血性的男儿都去看看

 

心里真的很难受,不仅仅是因为重感冒,更多的是因为刚刚和朋友一起看的电影《南京》。

 

在偌大的电影院的电子宣传屏和广告画上,我没有找到这部片子的名字,仅在售票的时间表上寻找到这部电影的影子,以最低价格默默的等待着被人发现。

 

进了电影院,全部人加起来总共就7名。。。 。。。电影没有华丽的画面和音效,只是以记录片一样的形式向人们淡淡的讲述着在1937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骇人听闻的血腥故事。

 

我几乎是噙着眼泪看完电影,电影结束后,所有人都没有离开,而是安静的坐在坐席上,看着工作人员的字幕缓缓的滚动,直到最后的THE  END 字样出现,也许这样的方式可以表示我们对那些经历了这个年代的中国人的默哀和对编导的一种敬佩。

 

电影的故事由于其历史背景而让人难以忘记,而这个电影的诞生却更可以让我们铭记一生。这个电影的资金来自个人——“美国在线”副总裁泰德莱昂西斯。一个美国商人,他因为偶然看见女作家张纯如的讣告,便找来她的著作《南京大屠杀》阅读,知道了南京的故事,觉得应该把这段历史告诉更多的人。于是,他自己拿出200万美金,找到他的一个导演朋友,然后是一群几乎志愿者般的演职人员。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中国和日本采访和拍摄。以当时在华西方人的视角记述了侵华日军的暴行。最终我们才看到了这部电影。让我们记住这个制片人的名字——泰德莱昂西斯。

 

但是很可惜,这个毫无商业噱头的电影在中国没有得到重视。就象我开头说的,它悄无声息的隐藏在电影院的时间表里。而我走进电影院,是因为我的两位部队的朋友。说去看这部电影。我不知道中国的观众出问题了还是一些宣传部门出问题了,我可以想象在我们隔壁的电影里,座无虚席的厅里中国人津津有味的看着《哈里波特》,而短短几步的《南京》却只有我们7位观众。

 

当我们在每天怒斥国际社会的种种不满的同时,我们又做了什么呢?我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事实,只期待看了这篇文章的朋友有机会的话都去看看这部美国人拍的中国电影《南京》。谢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再次西安行
后一篇:表情<br>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