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产业化防风固沙有了新路子

(2008-01-18 10:16: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写的文章

产业化防风固沙有了新路子

                                               文/江河

     近期,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李小萌主持人对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总裁王文彪等人的采访后,感动之余,长了不少见识,看到了产业化防风固沙的新希望。在我看来,象王文彪他们这样的人,才是中国人的脊梁,才是中华民族腾飞的中流砥柱。

    王文彪早在十年前就开始投资治理沙漠,电视上播放的一片2000平方公里的甘草林就是他的集团花十年时间栽培起来的。他通过种植甘草,然后转化成甘草药业,在使企业获得利润的同时,也通过绿化挡住了沙漠的肆虐,而且还保护了库布其沙漠腹地唯一的一条公路——穿沙公路。

    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总裁赵永亮则将2400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了沙柳林,通过产业拉动还辐射到毛乌素沙漠周边将近一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帮助其恢复生态。同时,沙柳林作为造纸的最好材料,其带动的造纸产业也帮助当地一部分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赵永亮认为,治理沙漠要科学治理,要科学地向沙漠要效益。在降水量为三百毫米的沙漠种的沙柳,可以做高级包装纸,而在降水量为四百毫米的沙漠种的沙柳则由于纤维含量少,木质素大,却只能做饲料。王文彪则认为,防风固沙有四条经验,一是建立一个从索取自然到顺应自然的转变,二是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转变,三是由政府的单一投资向多元化投资转变,四是从贫瘠荒凉到绿色银行的转变。我想,他这些从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我们是应该多加揣摩并应用于实践中的。

    值得重点阐述的是,实践证明,产业化种植沙柳等植物来治理沙漠是切实可行的。沙柳是可以生长在盐碱地的极少数沙漠植物之一,沙柳的热值非常高,可以达到4200大卡到4500大卡,几乎可以和煤相媲美(标准煤的热值为4500大卡),而且这种植物两三年需要平一次茬,砍掉根部以上的枝杈,它会象韭菜割了一样更加繁盛地生长起来,十年八年不平茬就会死掉,这个特性就为用沙柳来进行生物发电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除了防风固沙,沙柳还是既经济又环保的木材,沙柳是制造纤维板极好的材料。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有一个叫泊江海的小村庄,最近,当地建起了以沙生灌木为原料的我国沙漠里第一个生物质热电厂。离电厂不到两公里的地方,是一个甲醇化工厂,电厂每年的全部用水都来自这化工厂的工业废水;生物质发电完成以后,残余的草木灰,是制作钾肥的原料。“废物”从头到尾得到利用,而本身没有产生废物。我国目前能源匮乏,所以,在沙漠种植沙柳,用沙柳来发电,既治理了沙漠,又解决了能源问题,真是一举多得、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真希望我国政府和更多的企业家能大力投身于这一事业中来,通过有效地治理沙漠,还中华大地以锦绣河山,碧水蓝天。

    世间的事总是存在很多困难的,然而,我想说的是,世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作为伟大的人类,应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奋斗不息的决心,勇于挑战困难,知难而进,把一个个困难都踩在我们的脚下,走向更大的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